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9(2 / 2)

加入书签

朱瞻基即位后,“三杨”也?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有金幼孜、黄淮分别在内阁中重?新任职, 内阁的突出地位还因新的行政程序而得到加强。

内阁成员需要定期上朝觐见,讨论紧急的国家?大事。

遵循朱高炽时期的先例, 朱瞻基即位后他们直接呈递密封的奏议以及时确定适当?的施政方针。

此外,朱瞻基还采用了票拟等正规的办事程序,规定大学?士审议官员呈递的奏议, 并提出?适当?答复贴在每道草拟的诏令上以供御批。

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

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 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即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

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 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 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称为“票拟”。】

皇帝们摸着下巴,觉得这好像也?是?个好办法。

但是?怎么说呢, 总觉得太?麻烦了。

还让大臣们批阅了自己看,有什么事情大臣们直接处理?了不好吗?

他们花那么多银子让大臣们来当?官,可不是?让他们来吃干饭的。

——明清之前的皇帝们大多还没有那种什么大事小?情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变态控制欲,他们更喜欢大臣们能够解决的问题多一点, 那自己手里的问题就少一点。

【当?然了, 朱瞻基并没有自己的祖先朱元璋那么勤奋,

一般内阁大臣们呈递上来的意见, 他直接就采纳了,并将诏令分送给主管的部门施行?;

他也?并不再召内阁大臣们进行?复议, 除非主要内容出?现了争议。

这样,内阁就成了朱瞻基和?六部之间?的桥梁,与以往相比,更成了决策的力量。

阁臣的职责,仁、宣两?朝还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过在侍论经史、草拟制诰之外,阁臣们其实已从多方面参预军国重?事。】

【比如说,阁臣原只备顾问。

但朱瞻基在出?平汉王、曲赦赵王、调免陈山以至举任官员、捐免租税等重?大国事上,均曾向杨士奇等阁臣咨议,然后决策实行?。

阁臣近在皇帝左右,便于上章建言。但是?仁、宣两?朝,杨士奇等曾多次上章建策。阁臣直接向皇帝建言,从而参与国事也?成了一种途径。

除此之外,他们还抢了谏官的职责,纠弹。

朱瞻基时期杨士奇奏称“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就是?弹劾户部的一例。

在军务上杨荣首先建策亲征朱高煦,并随军出?战。其后又随朱瞻基北巡,并曾将兵出?击。

北有蒙古,南有安南。或战或和?,是?军国重?计,也?由阁臣参与决策。】

【可以说,阁臣们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他们从事实上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朝廷行?政、监察、司法、军务以至对外事务等军国重?事。

阁臣们由原来的单纯侍读学?士逐渐成为皇帝的辅佐,已经逐步脱离了一开始设立内阁的意图。

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蹇义于宣德三年十月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