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宋真宗五个儿子之死!(2 / 2)

加入书签

「罢了……」

他摇摇头,将这些复杂的心思抛之脑后……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这大宋的皇帝,还真是兄友弟恭啊!」李世民很是感慨。

赵光义弑兄篡位,赵恒也弑兄登位。

啧……

莫非,真的是朕?

是朕开了这个坏头?

不会吧?

应该,不至于吧?

李世民嘀咕一声……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又开口了……

「接下来说一下宋真宗。」

「要说宋真宗最大的争议,或许就是泰山封禅,把泰山封禅的名声搞臭了这件事。」

「的确,他的功绩是不匹配泰山封禅。」

「这没什麽好说的。」

「而宋真宗身上最大的事,最大的争议,莫过于他的儿子们了。」

「宋真宗一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前五个,都早夭。」

「如果放在寻常百姓家,早夭就是早夭,是不幸,或是什麽先天疾病。」

「但皇宫之中的早夭,可就没那麽简单了!」

「先看长子,赵褆。」

「赵褆,谁生的,不知道,什麽时候生的,也不知道,活了多大,也不知道!」

「史书中只记载他是长子,其他的统统消失不见。」

「甚至,就连赵褆的名字都没有,这名字还是后来宋徽宗改的,并且追封!」

「不仅是长子,就连三子,四子,五子,也是如此!」

「叫什麽,不知道,活了多久,不知道,母亲是谁,也不知道!」

「很明显,这就很有问题。」

「别说什麽生下来就死了这种事。」

「就算是生下来是个死胎,皇家无小事,生下来是个死胎也会记载,」

「就像朱由校的儿子一样。」

「人家明确记载了,生下来是个死胎,后来还追封为坏冲太子。」

「就宋真宗这个情况,从当太子,再到当皇帝,这长子多少也得追封个什麽太子吧?」

「其他几个儿子,怎麽着也得追封个王吧?」

「结果,史书没有记载。」

「这不是没有记载,而是后来的人,刻意将其抹除了。」

「但就算有人刻意抹除,也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赵褆这个长子的生卒年虽然被抹除了信息,但赵恒的次子,却有生卒年!」

「赵恒的次子,赵佑,是995年12月23日生,995年,也就是至道元年。」

「而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赵恒被立为了太子。」

「而赵褆,作为长子,肯定比赵佑大,自然是在赵佑之前生的。」

「而赵褆的母亲,其实也很好找……」

「赵恒有个正妻,是潘氏,十六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赵恒。」

「史书上记载,她二十二岁的时候就死了,没有留下任何之女。」

「但就以赵恒那几个儿子的情况来看,这些,也很明显就是篡改的。」

「赵恒能生儿子,就说明他没有问题。」

「而潘氏,她的父亲就是之前提到过的潘美。」

「潘美家族人丁兴旺,所以,潘氏肯定也没问题。」

「所以,很有可能,这个长子,就是潘氏生的。」

「只不过,这身份,有点敏感了。」

「潘氏的父亲潘美,乃是妥妥的开国功臣,属于武勋集团了。」

「就赵光义那打压武将的姿态,文官逐渐崛起。」

「那些文官绝对不愿意看到宋真宗与武勋搞在一起。」

「这天下,还得是他们文官一家独大才行。」

「于是乎,潘氏在二十二岁的时候死了,而他的儿子,估摸着,等到赵恒被立为太子那段时间,也死了!」

「情况,大概与朱标的妻子常氏丶长子朱雄英类似!」

「然后就是次子赵佑。」

「赵佑是有明确记载的,活到九岁的时候死了,母亲是郭氏。」

「这个郭氏的父亲是郭守文,郭守文是跟着郭威南征北战的。」

「这也是个武勋集团的存在。」

「而赵佑,死在1003年,也就是咸平六年。」

「咸平六年左右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辽国入侵,赵恒御驾亲征!」

「然后,后面就发生了澶渊之盟。」

「别看什麽大胜之类的。」

「其实从这里,就看出一些基调,宋朝的文官,不想打仗,哪怕是别人入侵,他们也不想打仗。」

「别说是因为皇帝不想打仗,他再蠢也知道,只有打仗,才能解决问题。」

「他毕竟是赵光义教出来的,赵光义再蠢,也知道要打仗,御驾亲征也是正常的。」

「但赵光义开了一个很坏的头,把武将打压的太惨了,这麽多年过去之后,文官野心就开始膨胀了。」

「之前就说过,五代十国,是个人均恶人的时代。」

「武将为祸一方,这些文官也不见得有多仁义,有多好。」

「好人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剩下来的,自然就全员恶人。」

「当文官一旦被解开缰绳,赵光义又开始放纵似的重用文官,这文官的权利,不就开始膨胀了麽。」

「宋真宗是知道要打仗的,如果他真的不想打仗,那别人再劝也没用,不去就是不去。」

「总的来说,打仗,御驾亲征这种事,是他的选择。」

「只是,他这一出去,家里就出事了。」

「他的儿子,死了!」

「本来,之前儿子就稀里糊涂的死了,现在,又死了一个。」

「当然,这里面,也不仅仅有文官的事,武将同样有事。」

「那个人均恶人的时代才行过去,此时的大宋朝廷内,还全都是上个时代的馀孽。」

「文官膨胀,武将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文官里面有争斗,武将里面自然也有争斗。」

「就比如,这个主张议和曹利用!」

「光说这个名字或许不怎麽明显,那就换一个人说,曹彬!」

「曹彬,开国功臣,武勋,名将!」

「而这个曹利用,就是曹彬大哥的儿子,就是他的侄儿。」

「而曹彬有个女儿,就是赵恒的妃子,是为曹贤妃。」

「很明显,赵佑的死,肯定与曹利用,曹贤妃有关。」

「因为赵佑的死,赵恒没心情打下去了,所以,就议和吧。」

「曹利用就自告奋勇的去议和。」

「曹利用很明显是想在这一次议和之中捞一笔。」

「但是,被寇准这老谋深算的察觉了,这才跟他说,给的钱超过三十万,砍了他的脑袋!」

「既然寇准说三十万两,那最后肯定就是三十万两。」

「曹利用最后也跟皇帝说的是三十万两,然而,实际上,他就给了辽国十万两。」

「别杠还有二十万匹绢,绢是绢,银两是银两,而且,绢的价格更贵,二十万匹绢,就相当于三十万两白银了,曹利用不可能自掏腰包去赔付,所以,他说的这个三十万两银子,其中有二十万都进了他的口袋!」

「以至于后来每年他都要出使辽国,而伴随着官位越做越大,他始终还是兼任着引进使的职位!」

「赵佑的情况说完了,再说一下赵祇。」

「这个赵祇的生母,很可能就是这个曹贤妃。」

「史书上记载,曹贤妃是大中祥符年间选入宫中的,当时册封为美人。」

「这就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曹贤妃的父亲是曹彬。」

「曹彬在999年的时候就死了,享年68岁,哪怕是大中祥符元年,也就是1008年,那曹彬都死了九年了!」

「而能入选到宫中的,首先就是年轻,年龄大概在十六岁左右。」

「不可能等到你二十多,近三十了才被选入宫中。」

「就算按照20岁来算。」

「大中祥符元年,往前推二十年,就是988年。」

「而988年,曹彬都五十七了!」

「怎麽的?曹彬五十七了,还能老来得子?」

「曹贤妃是曹彬的闺女,不是曹彬的孙女!」

「所以,这时间就很有问题,很明显是被改了。」

「而修改这个,也是为了掩盖三子的生母。」

「首先,史书上,曹贤妃哪年生人没写,死的时候多少岁也没写,这就是为了方便掩盖真实情况。」

「他就没办法写曹贤妃是哪年生的,写了的话,就与曹彬生卒年对不上。」

「五十多岁老来得子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比较罕见,而且,五六十岁,也几乎没了那个精力去做那种事情。」

「所以,修改曹贤妃入宫时间,就能斩断别人把三皇子与曹贤妃联系起来。」

「同时,再抹除三皇子的信息,那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将这二者联系起来。」

「之所以说三皇子是曹贤妃生的,主要是,曹贤妃在不断提升地位。」

「一开始是美人(正四品),然后提升到了婕妤(正三品),再然后提升到了婕妤(正二品)。」

「如果一个嫔妃没有给皇上生个一儿半女,她凭什麽提升地位?」

「只是后来,赵祇还是死了。」

「死亡原因,估摸着应该与四皇子有关。」

「反正兜兜转转,来来回回,都是一个套路,一个原因。」

「古往今来,翻遍史书,无非就是一个『争』字!」

「争当皇帝!」

「等到赵祯,也就是宋仁宗出生的时候,前面几个皇子,早就死乾净了!」

「赵祯的母亲,之前说过是李妃。」

「这个李妃,也不是什麽普通人。」

「她的父亲,是汉东郡王李仁德,只是,父亲死后,国家被灭了,她的母亲就带着儿子改嫁,而她,就只能削发为尼!」

「是刘娥看重了她的美貌,就带回宫中,这才有后来的事情。」

「而赵祯能活着,完全是靠着母亲的这一身份光环。」

「汉东郡王李仁德,是吴越国的君王。」

「而吴越国的地区,就在浙江一带,妥妥的江南水乡。」

「而这里的文官,多的就不用说了,但凡与江南地区能扯上关系的,多是出自这个地方。」

「也就是说,宋朝,有很多官员,都出自浙江,乃至江南水乡。」

「宋仁宗能活,一方面是母亲的背景身份光环,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刘娥的影响。」

「甚至,可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宋仁宗,就是刘娥的傀儡。」

「也只有刘娥想让宋仁宗活,他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像宋仁宗前面几个哥哥一样,你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注:这章没写完,看着时间来不及了,先发,等我后面再补一章两千的。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