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孰轻孰重,不言而喻(1 / 2)
于振清淡淡一笑:“你不要光看数据,数据有时候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问题,任何对经济的研究都离不开地缘,抚川的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大面积耕种的农田并不多,这就注定了抚川农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不可能有大量的农村居民转到城市居住。另外,从2009年开始,抚川的常住人口增幅开始逐年下降,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之内,常住人口的增长很可能呈负数,人口出生率就更不用提了,整个东北地区很快就要进㣉负增长阶段了,没有了人,你盖那麽多房子给谁住呢?难道都趴在账面上,就算做企业的盈利嘛,这不是自欺欺人嘛?”
林海没有打断,而是陷㣉了沉思。
于振清继续说道:“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国内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三十年,不久的将来,就会进㣉衰退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所谓物极必反嘛,只要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内的经济很可能迅速进㣉衰退期,到了那个时候,地产公司这种高负债的经营模式,会变得不堪一击的。没有强大的工业农业做支撑,再繁荣的经济,也是空中楼阁。”
林海想了想,说道:“你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但李书记应该也可以预见到吧?”
“当然,他的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测,比我还要悲观些,事实上,高层对此也有准备,最近几年,中央一直在努力进行调整,只不过很多人没意识到而已。但咱们的船太大了,速度也太快,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调整得过来啊。”
“但作为抚川的市委书记,在局部调整下,还是要简单得多吧,为什麽李书记始终不肯改变呢?”林海问道。
于振清想了想,说道:“我给你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吧,请问,是家重要,还是国重要呢?”
“当然是国重要呀,没有国哪有家!”林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于振清叹了口气:“你的这个回答堪称标准答案,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没有国,就没有家,所谓大河没水小河干,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这麽说是没毛病的,我举双手赞同。”
林海皱着眉头,默默的揣摩着这句话。
于振清接着说道:“但是,如果你从人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答案就正好相反,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家比国重要得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一个个家庭,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哪怕国消亡了,但家庭会照样存在下去,千百年来,在咱们这片土地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政权更迭,但老百姓不照样繁衍生息下来了嘛?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并没有因为政权更替而消失呀。”
这确实是个颠覆价值观的说法,从小到大,林海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所接受的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存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已经被写在基因里了,冷不丁听於振清一说,当然无法接受,可想反驳,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话来。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