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7章 虚实尽知(1 / 2)

加入书签

秦州多山,道路常在山间谷地。

在这种狭长的道路上行军,斥候和先锋的作用愈发重要了。陈凭亲领着四千军队在前,张合本部就紧跟在陈凭所部的后面。

天色晴好,少风而暖。

张合与李严并排坐在马上,一边在军中行着,一边闲谈了起来。

张合夙来喜爱文学,而李严恰好就是一个全方面的人才。军略通些丶文学也懂丶经学亦是擅长,而且由于身居高位,眼界和视角都不寻常。

这几日,张合李严二人聊得愈加融洽了。

聊着聊着,张合又问起了两年前的旧事:「正方,你此前在江州之时,得知诸葛亮在赤亭败绩丶丢了汉中之后,当时有何想法?」

身为胜利者,总是不忌讳谈及这些故事的。

李严心态也调整的颇好:「丢了汉中之时,我已派了军队北上宕渠,以防大魏军队顺着米仓道继续南下。」

「宕渠,我亦曾领军去过彼处,不过当时被张飞所败。」张合轻笑一下,全不在意:「不过我能率军在赤亭赢回来,而张飞此人,却只能身首异处,为天下笑了。」

李严道:「的确如此。昔日我在朝中,众同僚听闻张飞死因也觉得莫名其妙。」

李严与张飞并无交情,如今又分属两个阵营,揶揄几句倒也无妨。

张合追问道:「那当时蜀国朝中又是如何应对的?诸葛亮如此败后,又是怎样稳住形势的?」

李严想了几瞬:「此事传来之后,先是蜀主亲自带兵去了涪县,在那里为前面的梓潼郡顶住局势,直到大魏中军沿着陈仓道撤回之后,局势方才稳定些。南边朱提郡有些不稳,很快就被压下去了,至于更远的南中各郡,消息传得没有那麽快。」

「正方还没说诸葛亮如何稳住位置的。」张合提醒道。

李严点头:「蜀主信重于他,获此大败,只是在虚衔上降了一些,其他职责和相府之权仍留在诸葛孔明手中。」

「不瞒张公。」李严苦笑着摇了摇头:「当时我还想过,孔明获此大败,应当引咎去位才是。可诸葛孔明本人未有此意,蜀主也没有其他说法,这件事拖着拖着,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张合捋须感慨道:「能得君王之心,才是作为人臣首要之事啊。」

就在二人闲谈之时,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传令兵骑到张合旁边后拱手说道:

「启禀将军,陆将军所部再有五里就要与我部遇上了。」

「好,去吧。」张合摆了摆手,而后笑着说道:「陆将军行军倒还真是准时。昨日他派人过来说了今日何时到达,今日就这个时候到了。」

「传我将令,再向前行军二里,而后暂时停驻休整。」

「遵令!」传令兵领命而去

「见过张将军,你我二人许久未见,快有一年了吧?」陆逊下马之后,一边朝着张合方向走了过来,一边行礼寒暄了起来。

「岁月迟,忽若飞,相聚总因战事而起。」张合笑着说道:「来,伯言,你可识得此人?」

「见过陆将军。」李严笑着拱手问候。

陆逊当然注意到这个与张合并拍照站在一起之人。按道理来说,此人身份应该不比张合差多少,但问题是,秦州哪里还有这般人物呢?真正紧要的那些朝廷大员,在太和二年的战事之中,陆逊也全都认得面孔。

陆逊拱手道:「阁下有些面生,我一时疏漏不能认起,见谅见谅。」

「哈哈哈哈。」张合的笑声愈加豪迈了起来:「伯言不认得也正常。南阳李正方,此人大名,伯言莫说没有听过!」

「哦?」陆逊虽然心中起了惊涛骇浪,但面上依旧镇定,朝着李严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笑道:「有朋自远方来,共襄国是。见了李兄,我却见得张将军头上多了一丝富贵之气。」

「伯言就是善辨巧言。」张合道:「既然伯言与我合兵一处,今日就在此处扎营屯驻,明日再向狭山方向行去。」

「甚好。」陆逊笑道:「虽说军中饭食简陋,今日还是要请张将军做东请客了。」

张合道:「伯言说得好,今日你我三人一同用餐,可以叫做群英宴了。」

李严也随着二人笑了起来,只是笑意的背后有些尴尬的意味。

「张将军,」陆逊问道:「大将军可有军令示下?」

张合的神情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已有。大将军遣人走小路传讯与我,命我率军攻取狭山,阻断蜀军退路和粮道。」

「伯言所部,理应交由我来指挥。」

陆逊随即拱手:「介时请张将军下令就是,我自当遵从。」

……

有着蜀汉军队横亘在张合与曹真两部中间,信息传递起来的速度慢了许多,却也并非不能通信。

从张合处匆匆赶回的何贵,此时正在曹真的中军大帐之中,一五一十的说着他在武都城中的经历,除了将册子交予了杜袭外,还将金饼捧在手中欲要上交。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