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任事之勇(1 / 2)
这……
周铎听着陆逊所言,一时没了声音,陷入了沉思之中。
陆逊面容依旧平静:「金宁年轻些,也没见过太多这般事情,我却遇到过不知凡几。到了高位之上便弱了志向,立了功后一律求稳,不愿折了晚年声名。」
「金宁。」
「哎,属下在。」周铎连忙应道。
陆逊半倚在榻上:「若你坐到张征西的位子上,立功战胜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若败了或者受了埋伏,却会徒损声名。你愿去赌蜀军没有埋伏吗?你愿去拿着上千士卒的性命,去抢这一两日吗?」
周铎叹了一声:「将军所言属下听懂了。可,可张征西威名赫赫,属下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般原由,也从未往这方面去想过。」
陆逊轻笑一声:「爱惜羽毛才能守住赫赫威名,况且就凭李正方归降一事,张征西此番的功劳就已足够了,何必再去冒险呢?」
「把灯熄了,回去吧。」
陆逊轻飘飘的摆了摆手,而后稳稳躺下,闭眼卧在榻上,似在沓中府中卧房里一般自在。
「是。将军早些歇息。」
周铎小声应道,轻手轻脚的近前吹熄了油灯,而后离开。
狭山与下辨的直线距离只有四十里,离曹真本部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五十馀里。
当然可以传讯,不过就是要在山中走许多山路,要斥候绕路跋涉近两日才行。
等曹真收到张合讯息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一月二日了。
对于张合,曹真始终都是无比信重的。在张合的这封文书之中,着力说明了三件事情:
其一,张合认为陆逊的一万羌骑似乎有些多馀。羌骑侦查骚扰倒还有用,但在这种山地攻坚的战场之中,只能空耗粮草而无大用。
其二,张合认为蜀军似有埋伏和后手准备。狭山乃是蜀军粮道转运的重地,丢了此处,则蜀军从武街至下辨的粮道就会断绝。蜀军全无让此处陷入危险的道理。
其三,张合想知道曹真对于何时开始总攻丶对总攻是如何设计的。张合在西丶曹真在东,一东一西虽然可以联络,但总归是要绕着好远的路才能联系,通讯不畅乃是实情。
曹真看罢张合之信后,久久不言,又将此信交给杜袭丶费耀丶郭淮丶胡遵丶程喜丶羊耽六人传阅。
邓艾已经从营中返回了陈仓,由于粮草之事太过紧要,不得稍有闪失,邓艾在这场战事中,更像是一名专职的督粮官一般。
如同张合重视阴渐一般,胡遵凭藉着两年前的功劳和郭淮对他的重视,如今也成了关西一名逐渐得到重用的将领,也有资格来到曹真帐中军议了。
书信递到大将军军师杜袭手中之后,杜袭看过之后却没有继续将书信往下去传,而是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番,而后又把书信还给了曹真。
「都说一说吧。」曹真一手扶额,在太阳穴的位置轻轻揉着。战事紧要至极,曹真也不敢丝毫懈怠,各处都要关注丶各处都要过问,去年便好些了的身子,这几日又开始头痛了起来。
郭淮率先发声:「昨日中午我率军先至的时候,已经随着大将军至敌前看了蜀军形势。从旌旗丶营垒来看,蜀军也确实增了许多兵力,许是大将军此处给蜀军的压力过大,诸葛亮从狭山之处抽兵了。」
「诸葛亮哪能这般粗疏?」杜袭摇着头反驳道:「陛下每回与陈仓书信,都要特意嘱咐我们提防着诸葛亮。此人多智而善用兵,不可轻对,这是陛下的原话。」
「杜军师是说诸葛亮在做戏?」郭淮反问。
杜袭道:「老夫并未这般说。」
程喜此时则进言道:「大将军,郭将军,杜军师,无论如何,蜀军三万三千的兵力都是作不得伪的。昨日郭将军率万人至此,大将军所统兵力达到两万五千。加之张征西本部一万五千丶陆护羌所统万骑,足有五万之数,兵多于敌,两面压迫就是!」
郭淮则反驳道:「申伯久在中军,对边地之事不甚清楚。羌兵虽然是兵,但与大魏外军战力并不相通。」
「张征西不是在书信中说了吗?陆伯言的一万羌骑在山地攻坚中根本派不上用场,还徒耗军粮不足为凭。我部五千羌兵都是步卒,用来步战丶守营倒是堪用的。」
程喜面上微微露出无奈之色:「多一万羌骑也是多些战力,难道还能真让陆将军走了?」
几人声音嘈杂的议论起来,揉着额角的曹真眉头也越来越皱,头也愈来愈痛,不禁出声低喊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