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1 / 2)

加入书签

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

李元祥面色涨红,忽然剧烈咳嗽让他几次倒在地上,已记不清是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在刑部的地牢中,就开始这般一直在咳嗽。

又或者说饭菜里有毒?

李元祥被人拖着一路走,他忽然想起来每到夜里就能闻到的那股甜腻的香味,如此数月才会如此。

再看着眼前这个押送的官兵,李元祥恍惚间就明白了,终于缓过一口气,道:「看管牢房的也是你?」

「呵呵,某家本就看管牢房的,现在这差事不做了,某家亲自请命将那差事交给了别的兄弟,就是为了押送你。」

「咳咳咳……」李元祥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他被丢在了一处河边,想要喝水,可身体的力气怎麽都支撑不住他爬到岸边。

「咳咳咳!」李元祥用力咳嗽着,身体本能的反应让他蜷缩了起来,双眼通红。

黄昏下,咳嗽声停下了,一个年轻人手中拿着一把刀正在剃着肉。

他穿着单薄的衣衫,官服与官帽被他整齐地迭放在河边的一块乾净石头上。

而后这个青年满身血污地拿刀劈砍着。

他一边挥动着手中的刀,念着一个个的名字,从始至终这边河滩只有他一人。

江王李元祥死了,朝中得到这个消息时,找到了河滩边的血迹,发现了尸首。

皇宫内,本是夜里,李承乾看着刑部与大理寺的呈报,他们对李元详的死因以及牢房中的踪迹做了详尽的调查。

直到夜色深了,于志宁与褚遂良离开时太子殿下还在看着卷宗。

见殿下看着卷宗神色专注,他们也不敢打扰,稍稍作揖之后,也就离开了。

烛台的火光照在李承乾的脸上,夜风吹入时,烛台的火光忽明忽亮。

李承乾放下了刑部与大理寺的奏报,站起身吹灭了烛台,而后走到中书省外,站在清冷的月光下关上了厚重的大门。

刚走到东宫,小福递上一卷书信,道:「殿下,这是杜荷公子让人送来的。」

李承乾拿过书信,坐在安静的殿内,打开书信看着其中的内容,原来是李治与李慎这些天时常去找他。

见殿下看完了书信,没有再吩咐,小福便自觉地离开,今天的殿下看起来心事很重。

苏婉快步走来,道:「殿下,天色不早了。」

李承乾揉着眉间,拉过妻子的手,沉默不言。

坐在殿下的身侧,苏婉感受着殿下手掌的温度,其实殿下的手掌很粗糙,听说殿下少年时多病。

为了身体更加好,直到现在每天早晨都是晨跑,并且还苦练箭术。

这双粗糙又宽敞的手掌,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殿下不说话,她就在一旁安静地陪着。

一直以来遇事平静的太子,此刻看起来比之以往更安静,安静地能够听到每一次呼吸。

静坐了小半个时辰,李承乾才道:「休息吧。」

「嗯。」

苏婉从来不过问朝中的事,近来一直都在照顾孩子,或者是与皇后管着宫里的事,并且东宫的家业很大,需要掌管的银钱用度也很多,其中还有河西走廊的诸多事与蜀中盐场的安排。

光是这些事就已耗光了苏婉大部分的心力。

翌日,李承乾绕着东宫晨跑,今天是很重要的一天,今年的这次科举会很热闹,参加科举的人比之往年都要多。

每次殿下晨跑之后,宁儿都会准备好朝服,她一边给太子梳理着发髻,一边道:「近来皇后时常说东阳公主太过随意了,鞋履总是套在脚上,甚至还喜草鞋。」

「她跟着孙神医久了,也有些散漫了。」

「嗯,皇后常提及,让东阳公主端庄一些。」宁儿给丈夫的长发盘起,戴好发冠,又道:「可东阳公主说她若是太过端庄,就没人敢让她看病了。」

东阳一直以来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小时候她是个很顺从的孩子。

想起六年前她想要拜孙神医为师,几乎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也就是迈出那一步之后,她的人生改变了,现在也更自信了。

当阳光洒入东宫的时候,早朝的时辰也该到了。

宁儿站在东宫门口,看着太子殿下独自一人走向太极殿。

今天是贞观十六年的立夏,今天的天气很好,临近六月,天气开始变得又乾燥又热。

李承乾走入安静的太极殿内。

满朝文武站在朝班中,等太子在百官面前站定,他们躬身行礼。

太极殿还是与往常一样,陛下不在的这些时日里,每天早朝都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每天开朝之前,都要将这里打扫乾净。

李承乾站在朝班前,听着朝中各部的话语,父皇就要回来了,并且将一道道旨意送来了长安,首先是要将流放的犯人送去西域,充实边关。

令人感到满意的是,现在的大唐边关已扩张到了天山道安西都护府一线。

本来今天的早朝是在科举与耕地,还有漠北战事之后的治理问题,大抵上都是话题为主的。

除了正常的政事,御史台的人还说有人提议复立高昌。

这个想法当即就被驳回,难得的是这一次站出来驳回这个意见的人是张玄素,他大声道:「既已建设安西都护府,何须再复立高昌国。」

其实这个提出复立高昌是朝中维稳一派的老臣,他们多数都是各地出身的老臣,并以兵部侍郎崔墩礼为首,为了减少朝中建设都护府的开支。

让西域再一次恢复西域人大军,如此一来只要西域臣服大唐,西域人自然会维稳西域诸国。

朝中老旧的想法依旧存在,这也是无可避免的,谁都想要用最轻巧的办法来解决沉重的负担,并且以他们自己在史书上的认知,或者是前人的经验。

李承乾道:「崔侍郎不用担心朝中开支。」

崔墩礼行礼回到了朝班。

褚遂良手执笏板,走出朝班禀报导:「殿下,辽东传来急报,高句丽内部出现了内乱,高句丽王被杀,陛下命张俭派人查问。」

朝堂上有人开始议论了起来,李承乾颔首道:「鸿胪寺派人再去打探消息。」

「喏。」褚遂良回到了朝班。

高句丽距离长安还是太远,众人不在意高句丽的内乱,但在意陛下对高句丽的看法,眼下众人纷纷猜疑,甚至有人以为陛下就是要东征了。

为此朝堂上又争吵了起来,意料之中的是今天的早朝,又在众人的吵架中结束了。

李承乾离开太极殿的时候,众人还在争论着是否要支持陛下东征高句丽。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