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4.第364章 问题的根源(2 / 2)

加入书签

而哪怕是天子,要动这个事情也很麻烦。

两宫慈圣,倒还算好。

关键是宫中那些先帝妃嫔丶皇子丶公主还有仁庙的诸位妃嫔们……

她们若是短了供给,闹将起来,两宫怕也会头疼。

也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

「还有吗?」赵煦问道。

群臣互相看了看,这个事情他们知道,但不好说。

最后还是苏辙和程颐,毅然决然的起身,来到厅中,拜道:「启奏陛下,当是在京诸司场务了……」

这可是个大雷!

店宅务,还只是和大内妃嫔有关。

可在京诸司和场务,就直接就是皇帝的个人产业。

譬如说,提举专一制造军器局在京城的那些作坊。

天子不下诏,谁敢碰?谁能碰?

赵煦听着,假意沉吟片刻,好像做了很大的挣扎和心理斗争一样,才道:「此事,朕会给入内内侍省下诏……」

「下次议事,会命宋用臣等与会……」

想了想,赵煦接着道:「无论是店宅务也好,在京诸司丶场务也罢!」

「朕在这里与诸卿表个态度,一旦拿出了决策,做出了决断……就要严格执行!」

「朕会遣御史监督,还会让诸官,定期上报相关整改进度……」

这些是皇家的事情。

理论上,外廷是很难插手的。

赵煦的这个表态,等于宣告,以后御史台是可以监督皇室产业,至少可以在侵街这个问题上监督丶弹劾。

这对所有文臣士大夫,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于是,人人都是欢喜不已,纷纷拜道:「陛下圣明!」

赵煦则是微笑着,看着他们,继续问:「还有没有?」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这个道理,赵煦是懂的。

现在,赵煦自己做出了榜样和表态。

就轮到士大夫们来对他们自己开炮和割肉了。

群臣互相看了看,一直站在殿中的蔡京,正要挪动脚步。

但他才抬头,就看到了赵煦的眼神。

于是,他立刻低下头去。

这些日子来,特别是入宫送钱的时候,他得以亲近官家,所以,能懂官家的一些眼神暗示了。

虽然可能有些时候猜不准。

但,这个时候,宁肯猜错,也不要自作主张。

赵煦看着群臣,不疾不徐的问道:「没有了吗?」

范纯仁看着那位端坐的少年官家,良心终于无法承受,他上前拜道:「奏知陛下,还有……」

「嗯?」

「三省六部,以及在京进奏院等有司官衙……也多有侵街!」

「嗯?」

「此外……」范纯仁鼓足勇气,说道:「诸卿士大夫子侄,在京营生者,也常有侵街……」

这才正常!

在大宋,外戚勋贵丶皇帝丶禁军还有百姓,都在侵街,士大夫们又怎麽可能不侵街?

就像是做买卖。

汴京城七十二家正店,还有果子行丶质库丶夜市……

这些赚钱的行当里,固然有许多家背后是外戚勋贵。

可士大夫们,难道就是圣贤?不爱财货?

怎麽可能!

在大宋这样的社会,一切向钱看才是真理!

王珪死后,其子扶棺还乡,光是运回老家去的铜钱丶金银和珍宝,就足足装了七八条船。

现代有句话说的好。

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可能你家里已经有几百只了。

所以,问题来了,一个王珪,就已经积攒了这麽多的财产。

其他人呢?

总不能说,我大宋朝堂,就一个王珪是贪官,其他人个个都是当代的包拯,清廉堪比章惇了吧?

反正在赵煦的了解里。

在大宋真正不贪的大臣,如今在朝中的,大抵也只有范纯仁丶吕大防丶程颐丶苏辙丶苏颂等了。

加上一个已经在广西路上的章惇,还有卧病在家的司马光丶远在江宁的王安石。

其他人,都已经被历史证明,多多少少,有些不光彩。

至少,放纵家族子侄,打着他们的旗号,在汴京城做买卖是肯定有的。

这也是,为何到现在为止,市易务的欠款,只收回了三五十万贯的原因。

也是侵街这个事情的棘手和麻烦的所在。

更是经筵官们在知道了内情后,一个个都不敢说话了的根本原因。

这个事情,简直就像是一团被互相纠缠在一起的线团,光是理清楚这里面的干系,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了。

真的要动这个事情。

后果将会和吕惠卿搞手实法一样,只会是引发所有人的反感。

一个不小心,就是身败名裂,天下毁之!

就像吕惠卿,就像吕嘉问。

赵煦满意的看了一眼范纯仁,在心中赞道:「果然不愧是范仲淹之子……」

「除了有些时候迂腐了些……」

「确实是个好大臣!」

这样的事情,一般大臣连私下里也是不敢说的,何况公开说出来?

赵煦点点头,对范纯仁道:「学士且坐下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