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 十里营特色(1 / 2)

加入书签

第132章 十里营特色

余阳眼前是一个极为陌生的余家村。

除了小洋楼,以及进村道路两侧规划的小平房,其馀地方,触目可及之处全是乱搭乱建的窝棚。

这些窝棚,有的以一米高的土坯作为矮墙,再在上面担几根木棍,铺一层货车弃用的塑料篷布,然后压上几块砖瓦石块。

有的以木桩作为支撑,四周绑上一圈拆开又缝合的水泥蛇皮袋,再在上面搭建几块石棉瓦。

也有的利用草席丶铁皮丶废弃家具丶闲置车辆,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房子』。

并且房子数量极多,甚至形成了一条条遍布臭水和垃圾的狭窄胡同。

置身其中,依稀可以听到打鼾声丶吵架声丶读书声丶切菜声……

而要望远方,有晾晒的杂乱衣服,有刚洗完的婴儿尿布,有圈养的小鸡苗,也有乱跑的土狗……

余阳忽然想起代表一个时代的产物,城中村。

但眼前的条件,显然比不上城中村,应该叫村外村,或者贫民窟。

随后其脑海里浮现出一组数据。

千禧年,全球居住在贫民窟的人数,大约1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

到了20年,全球经济飞快发展,经过世界联合机构的救济,居住在贫民窟的人数,上升到2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

所以,经济发展越快,贫富差距越大。

也所以,贫民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很难回避的问题。

可以说,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聚集效应,该地区总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周边中小城市的移民,进一步加重贫民窟现象。

还好,余家村外围的窝棚,并非真正贫民窟。

就像余阳踏查的这家。

两岁的娃娃被装进竹筐,然后绑好了盖子,挂在房梁下,任凭小娃娃哭的撕心裂肺,家里却没有任何人。

让人喊来对方父母……

母亲没露面,父亲穿着遍布泥灰的迷彩服,急匆匆跑来。

「领导,俺们也不想这样,俺在工地刷墙,一天26块钱,俺媳妇在大食堂择菜,一天18块钱,俺爹娘在湖边清理渔网,俩人加起来一天15块钱。」

「如果留下一个照顾他,一年下来,肯定少赚很多。」

「俺们赚这些钱,还不是为了给他买套房子,省得以后他跟俺们一样住在这里。」

在农村,绝大多数家庭是父亲出门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爷爷奶奶从中帮衬。

也就是说,一家五口,或者六口,只有一个在赚钱。

而99年,眼前这个家庭的月收入,却达到了2000块。

虽然称不上奔小康,但绝对不属于贫困户。

可看看对方的居住环境……

余阳一边逗弄小娃娃,一边拿出手机联系办公室。

「尽快组建一座大型托儿所,最好一周内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候,凡是三元厂区的职工,无论正式,还是雇佣,都可以把孩子委托给该学校照看。」

「大当家,咱们现在根本腾不出任何房屋,更不要说大型场所。」

「粮所呢?」

「全都住满了,并且是三间大瓦房,隔离出三个小间,每个小间住两个家庭,甚至新成立的街道办,也都挤在一个小间办公。」

「塞了这麽多人?」

「大当家,春节之前,十里营的人口从3万暴增到10万,年后又从10万暴增到30万,并且数量每天都在激增。」

「咱们在厂区各个出入口设了卡,还挡不住外界的人进来?」

「人家托儿带口的从豆地里走进来,咱怎麽拦?之前黄乡长曾打算在厂区周围拉一圈铁网,后来考虑到成本问题,再加上有铁网也不一定能拦住,索性放弃了。」

「……」

余阳忽然想起了深圳。

据说有许多商业大佬,都是在深城发展初期,钻铁网进去,然后发家致富的。

其实想想也是。

等十里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大规模拆迁,眼前的窝棚肯定可以拿到拆迁补偿。

因为余家村的落户门槛,是缴纳2~5万手续费,然后获得20~50平方的建设类土地使用权。

否则眼前这户人家根本不可能在这搭建窝棚,即便建了,也会被强拆。

沉思中。

外面传来一阵阵利用小喇叭录制好的喊话。

「今晚11点,韩垓南侧的十字路口,150车水泥,卸一车50块,要300人,只限劳力,要去的抓紧报名……丑话说在前,报了名,拿了对应车牌号,不去卸货的,我肯定把你撵出余家村。」

「今晚过了12点,台前火车站,120节车厢的木料,人跟随半挂过去,卸车再装车,每车60块,要480人,男女不限……」

「明天上午,旧县乡砖窑红砖装车,一块红砖5厘……」

伴随喊话,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交谈声。

「二爷,这是俺外甥,高中刚毕业,一直在家闲着,刚过来,您看能不能报名?」

「不是咱余家村的人,不能。」

「二爷,抽菸抽菸。」

「不能坏了规矩,否则三元不认我这个二爷爷,等我百年后,还怎麽入祖林。」

「咱都在一个村里,您帮帮忙。」

「你外甥?」

「是啊。」

「亲外甥?」

「俺亲妹妹的儿子。」

「你可不能骗我,前几天,村东头的余铁柱,为了3000块钱的蝇头小利,说一个外乡人是他儿子的小舅子,让我安排了工作岗,后来调查清楚,余铁柱被我抽了50鞭,背都开花了,现在还在乡里卫生院躺着贴中药呢。」

「二爷您放心,俺绝对不作假。」

「那好,既然咱一个村的,他又是你亲外甥,还是高中学历,那我就安排安排……」

二爷爷翻翻记事本,念道:「三元建材集团刚刚成立,正在招收产品推广经理,负责推广无砟轨道丶预制混凝土构件丶定制类型的钢结构产品。

客户群体主要为东山府铁路机构丶各地市城市轨道交通机构丶大型建设集团……你叫啥?」

「胡伟,那啥,二爷爷,我只是高中毕业,能干这工作?」

「正常来讲,三元建材集团招收门槛是本科毕业,以你条件,求爷爷告奶奶都甭想进去,但你是余家村的外甥,这就好办了,我给三元建材集团的负责人小涛打个电话,你今天就能入职。」

「还不快点谢谢二爷?」

「谢谢二爷爷。」

「都是自己人……再就是,伱们要通知下去,余家村落户要求提高了,20万~50万,划拨的建设用地面积不变,依旧是20平~50平。」

「这麽高?」

「待遇提高了,门槛肯定要提高,否则外乡人涌进来,这窝棚怕不是要跨越高速,延伸到韩垓。」

二爷爷说完,看到余阳走出低矮窝棚,连忙打招呼,「三元,你咋来这了?」

「北边失火,我过来瞧瞧。」

「哦,中午了,有个上育红班的小娃娃,放学不去食堂,却想着回家给父母做顿饭,不小心把油锅烧着了,万幸人没事。」

「咱这窝棚区,谁负责?」

「老支书抓财政,你爷爷抓纪律,人口主任抓落户,妇女主任抓生育,我是村办经济负责人,主要解决就业……第一季度,咱们村入帐7600馀万。」

「这麽多?」

「落户2600多个家庭,每个收取2~4万,再就是村集体产业营收,以及村集体土地对外租赁。」

「挺好,就是这窝棚必须整改,天热了,容易引发聚集性疾病。」

「晓得,村委会采购了一大批生石灰丶消毒液,以后定期消杀,尽量做到最高。」

「啧啧,想不到您也会说官方话了……我的意思是,虽然咱们解决不了窝棚现象,却可以利用现有的产物,改变现状。」

「嗯?」

「把窝棚推倒,再把土地划区,大规模铺设钢构塑料大棚,然后隔离出20~50平不等的房间,同时解决供电丶供水丶旱厕丶垃圾集中处理等问题,以咱们当前的人力丶财力丶物力,估计三天就能让这里大变样,并让这里变得错落有致。」

「我们也想过这个办法,问题是,要徵收村民意见,以前两三百户,好解决,现在三四千户……」

「徵收个屁,谁不同意,谁不是咱村的村民。」

余阳摆摆手,「就这麽定了,三天后,我看不到我想要的,你们全都退出余家村。」

「……」

很快。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