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1章 久旱逢甘霖(2 / 2)

加入书签

「嘉禾粮油最近的粮食贸易量有点大啊?」

「没违反规定吧,领导。」

接到粮食局聂局的电话,郭阳也有点意外,他还以为农业部领导会来称赞一番嘉禾在抗旱里的表现呢!

「手续倒是合规的,只是嘉禾怎麽突然量这麽大?」

「和AIG达成了一些合作,另外,这不是开始进入收获季了吗?也是想回笼资金,购买新粮。」

今年的玉米市场可谓备受关注。

一些新建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陆续投产,原有的大型玉米加工厂也都纷纷扩建。

一批大项目上马,使得玉米加工能力极速提升。

黑省和吉省的年加工能力都直奔千万吨大关。

食粮丶饲料丶淀粉,以及新近崛起的燃料乙醇,使得国内加工玉米的消耗极速提升。

1至7月,玉米出口400多万吨,同比增长了八九成。

如果是以往,即使是偏丰年景,贸易方向也早就变成了「控制出口,鼓励进口」,限制出口配额的发放。

可是去年国内玉米增产了3000万吨,今年天玉1号推广面积更甚,产量还难以预知。

怎麽也不可能限制玉米出口。

如果不是嘉禾这一个月以来的贸易量实在有点大,他甚至都没有兴趣过问。

聂局想了一会儿,说道:「假如要放弃给国际粮商做局,也给局里说一声,虽然影响不大。」

「哪能半途而废啊。」郭阳笑道:「嘉禾只是有些策略上的考量。」

无论嘉禾路线怎麽变,实则都很难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聂局说道:「行,下半年的粮食出口配额还是会正常发放。」

明年呢?

郭阳没问。

上层的想法也是随时在变的。

他让人拿来嘉禾粮油近几个月的工作汇报。

聂局说的量大,到底是有多大?

「前期收购囤积的220万吨小麦,只剩下了20馀万吨,出售了110万吨,加工厂消耗了约90万吨。」

「小麦和面粉贸易上获利约8.4亿元,加工获利约0.8亿元。」

「350万吨玉米还剩下60万吨,由于在非洲消耗了部分,贸易和加工获利约10.1亿元。」

「135万吨稻米全部清仓,获利约4.72亿。」

「总计利润约24亿元。」

这量,还真不小。

尤其考量到七月份的出口增速。

确实有点惊人。

看到这份数据,郭阳很确定明年玉米政策不会变。

天玉1号今年的销售数据,以及推广面积都清晰的印在他脑海里。

出货率接近80%

销售了近40万吨!

实际播种面积在2亿亩以上!

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至今天禾都还捏在手里。

藉助《种子周刊》等媒体,以及登海丶德农等竞争对手品种多样化的宣传口径。

外界对天玉1号的估测数据,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即使是高层,也知道一些模棱两可的数据。

这是嘉禾粮油给国际粮商们准备的惊喜。

但其它原粮就没那麽乐观。

小麦丶稻谷丶大豆原粮及制粉产品,在明年年初可能会取消出口退税,并且还可能增收出口关税。

所以,粮食期货上的发挥空间更大,现货上只有玉米最稳。

毕竟嘉禾粮油国外的仓储丶航运等等,都还不具备大量收购小麦丶大豆的能力。

看到最后的利润,郭阳沉思了下,近一年时间,毛利润在30%~40%。

对高德和陈燕秋等人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暴利。

但离他的预期还有点距离。

高德的作风还是有点保守,这粮卖得也忒快了。

拖一拖,利润会更高。

毕竟下半年到明年八九月份,这个时间段才是上涨最凶猛的。

另外AIG背后的能量也令人深思,凭AIG是肯定没办法这麽快处理掉这麽多粮食的。

国际粮商肯定隐藏在背后。

不过现在嘉禾也回收了一百二三十亿资金,除了收新粮,在期货市场上也有了更多周旋的馀地。

只是这麽大的资金流动,不仅成本吓人,也很容易被监测到。

但次贷造成热钱流向大宗商品,嘉禾粮油也只是国际资本中的一份子,所以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这也可能是嘉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最后一舞。

要捞票大的。

微光和蓝星也需要更丰富和安全的流通渠道。

当郭阳想得入神时,宁小婧衣着清凉,款款而来。

「老板,省农业厅发布了旱情数据,成灾面积60馀万亩,绝收面积近4万亩。」

接过文件,郭阳神色沉了下来。

宁小婧轻声说道:「绝收的大多是蔬菜,和天禾合作的蔬菜基地,也有大面积枯萎的。」

忙碌了那麽久,迎来的还是这种结果,宁小婧下意识以为老板的心情不会好。

说话时不由就轻柔了点。

哪知……

「久旱逢甘霖啊!」郭阳笑道:「现在才八月初,抓紧时间,至少还能再播种一季等蔬菜。」

「减少损失才是正理。」

雨后的空气不再那麽狂躁,郭阳来到窗户,遥望着,祁连一片云雾,心安即是归处。

「对了,总部那边的新办公室,要有靠南的窗户,我喜欢看这样的风景。」

宁小婧也随着窗外望去。

祁连山麓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一片荒芜的碎石戈壁,也不知有什麽好看的。

「好。」

站在窗边,凉风吹过黝黑的脸庞,十分清爽。

这场雨的确来得很及时。

八月初正是许多作物生长的关键时间。

玉米丶棉花丶大豆解了渴,苜蓿也不遑多让。

第二茬苜蓿在七月下旬结束收割,由于灌溉跟不上,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些影响。

苜禾1号虽然耐乾旱。

但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和水息息相关,只有在有灌溉条件下,苜禾1号的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一场雨,直接让刈割后的苜蓿田迎来了快速生长。

第三茬,未来可期。

祁连山确实有一种魔力,看了一会儿,郭阳感觉思路越发清晰。

不仅嘉禾粮油丶微光丶蓝星,对其它板块的一些想法也在完善。

回想了片刻在戴维斯和加州的见闻,苜禾农牧的角色也是时候进行转变。

单纯的牧草种植业务,可以转移一部分由辉煌丶绿洲丶山丹军马场等承接。

牧草加工与贸易……这也可以放一部分给辉煌和绿洲等,反正牧草机械的生产也转移到了嘉峪关。

苜禾则进行专业苜蓿种子生产。

更多的精力则要放到生态修复工程丶盐硷地改良上。

此外,嘉禾超市丶惠农丶农资超市丶节水设备丶沙海……想法一一闪过。

咚咚!

是蒲飞。

「要出发了吗?」

「对,人已经来齐了,除了再去一趟乌市,石河子丶喀什丶伊犁丶阿克苏等地也计划去看看。」

丰凯内部对这次考察格外的重视。

毕竟涉及到采棉机,这是目前农机工业的顶点。

其中有很多核心设备都是自制的,如果再放在潍坊,又不分蛋糕给链上企业,丰凯在潍坊的地位会更尴尬。

「好。」郭阳不想让气氛弄得那麽紧张,说起了一个才知道的消息。

「迪尔最近出了点状况,你们听说没?」

「嗯?」蒲飞有点愣神,迪尔这两个月一直很高调,但最近十来天,是没怎麽听到迪尔的消息了。

「迪尔出什麽事了?」

郭阳笑道:「迪尔从疆省召回了32台采棉机,称这些产品存在发动机曲轴设计缺陷。」

「真的?」

「千真万确!」郭阳笑眯眯的说道:「我也是才得到消息,过几天新闻应该就出来了。」

蒲飞激动的在原地颤抖。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两家采棉机企业的话,非约翰·迪尔和凯斯莫属。

全球范围内采棉机行业被约翰迪尔和凯斯两家高度垄断。

那麽除了约翰迪尔和凯斯,全球真的没有其它的采棉机生产企业了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乌克兰丶俄罗斯也有大型采棉机公司,只是技术路线不一样。

国产采棉机也在冒头,比如落地石河子的贵航,和丰凯同为国产采棉机的先行者。

但面对约翰迪尔,用虎口拔牙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在丰凯采棉机进行市场验证的关键时期,约翰迪尔自己露出了破绽,这对蒲飞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

「让你跳,让你嘚瑟,这下栽了吧!」蒲飞不停地呢喃道。

郭阳给其泡了杯茶。

红麻茶的芳香嗅入鼻中,甘甜的滋味让蒲飞冷静了下来。

「还有68台呢?」

「其馀68台采棉机发动机曲轴同这32台的不是一个生产批次。」郭阳略带遗憾:「应该不会再召回。」

蒲飞眼神闪烁,「也够了。」

「今年机采试验的地点可以再针对性调整下,除了天棉20,其它机采品种也可以试试机采效果。」

「迪尔这下真是送了份大礼!」

郭阳理解这种心情,从04年农机补贴开始,农业机械化就进入了快车道。

但机采棉发展的速度其实不快。

来自全国各地的拾花工才是采棉的主力,2006年,只是河南,就有80万人奔赴疆省采棉花。

工价的高涨,让各地都在进行机采棉的尝试改进。

郭阳说道:「考察的时候不用太急切,留给丰凯的时间比想像中多。」

「是,是。」蒲飞踱步道:「我再改一改行程,多增加几个点。」

「嗯,去忙吧。」

其实疆省的投资环境还行,西部大开发也带来了很大机会。

但面积太大了,

还要考虑辐射中亚和俄罗斯,这个位置还有得挑。

蒲飞出去后不久,郭阳就隐约听到一阵欢呼声传来。

「彼可取而代之!」

「约翰迪尔,乾死他丫的!」

郭阳不由失笑摇头,「年轻真好啊!」

在办公室处理了一天工作,明明已经下班了许久,但日头一直不落下来。

直到九点,霞光才平铺在地平线上,照亮宁静的远处。

郭阳和罗修追着日落,跑向戈壁,去看一看惊艳两座城市的红麻花。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