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番外二(1 / 2)
“位于乔山郡的橡胶加工厂已建设完毕,不日便可开启橡胶提取工作。”
朝堂大殿之中,张子房头戴进贤冠,身着绛纱袍,手执笏板,从容禀奏:“然野外橡胶数量有限,将来恐难以满足工业发展日渐增大的需求,臣恳请陛下批准,于交州、黄州、沧州等地,择气候适宜处开辟橡胶种植园。”
关于橡胶种植之事,姜舒早有计划,闻言便直接批准了奏本,与众臣商谈此事。
待确定了成立橡胶种植园的所需钱款与相关负责人,张子房如完成任务般,面色轻松地退回原位。
紧随其后,将作大匠刘淳出列道:“启禀陛下,图书馆钟楼已于昨日落成,太卜局筮定吉时吉日,腊月初一正式鸣钟开放。”
姜舒眉毛微扬,这倒是件好事。
刘淳口中的图书馆并非密阳图书馆,而是巽阳新建的钟楼图书馆。
自开国以来,科举之制一直是朝廷推行的新政重点,为促进都城的文学风气,姜舒觉得巽阳需要一座面向百姓开放的知识库,便将此事吩咐了下去。
起初他只想建一座图书馆,后来在将作寺上交的设计方案中看到了钟楼的设计,姜舒顿感醍醐灌顶。
目前钟表的造价还很高昂,平民百姓倾尽家财也未必能买得起一台座钟,而若能将计时功能融入大型建筑,凡经过图书馆便可知晓准确时间,这对于那些买不起钟表的人而言着实方便不少。
于是,他果断通过了钟楼图书馆的设计方案。
“关于钟楼鸣钟报时之事,是间隔半时辰一敲钟,还是每日午正敲钟,微臣不敢擅自决断,还请陛下定夺。”
姜舒听了无言,心忖这是哪个小傻瓜想出的提议,每隔一个小时敲一次钟,家住附近的居民该有多烦啊,晚上睡梦里都是“铛铛”的钟声。
“午正鸣钟即可。”他给出决定道。
将作寺事了,紧接着又是太常寺。
“启禀陛下,关于国营医院一事,臣有以下规划……”
姜舒坐于高殿之上,有条不紊地解决着臣子们传递的问题。
国土虽大,但在天天开会的情况下,也没有那么多的重要政事需要处理,故每日早朝,商议讨论通常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
不过今日倒全非小事。
因有卧龙阁这一机构存在,姜舒对大臣所奏之事基本谙熟于心,待公立医院的事情商讨完毕,他就望向了谢愔的方向。
对方仿佛能感知到他的视线,顺势出列道:“启禀陛下,留沟郡偷换粮种一事已有结果。”
此言一出,殿中倏然变得寂静万分,只听尚书令清雅如泉水流淌的嗓音缓缓陈述其果。
“飞鹰卫于王弘别庄私库搜出稻种千石,其治下诸县令、丞等,家宅、田庄均藏有大量稻种,数目与朝廷派往留沟郡的粮种吻合。”
“这么说,留沟郡的上层官员们,是无人无辜了?”姜舒冷笑一声,视线转向了廷尉王誉。
留沟郡太守王弘出自定山王氏,廷尉王誉亦是定山王氏出身。
姜舒很难不怀疑,正因主管诏狱的廷尉是本家人,王弘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将朝廷分配的杂交稻种偷换为陈年谷种发给百姓。
不得不说,从卧龙阁得知此消息时,姜舒着实好一阵气闷。
魏国开国不过一年,国家才刚安稳,民众缺粮的问题才刚得以缓解,留沟郡那群官员便干出了这等贪婪**之事,将国家分配给老百姓的高产粮种收进腰包,换成烂谷子陈种发放民间,要不是卧龙阁发现及时,非但留沟郡今年的粮食收成被耽搁,民心也将大大动摇。
其实其他地方多少也有些类似的情况,姜舒心中气愤,但他也知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那些官员能及时收手,他可以佯装不知,但留沟郡的情况实在过分,必须拉出来杀鸡儆猴。
“王弘心术不端、贪得无厌,身为一郡之长,非但不爱护治下,反而带领僚属吞没百姓之粮,着实令朕失望。”姜舒就这么直直地注视王誉道,“此案,王卿你可审得清楚?”
王誉自听到“王弘”二字,脸上便笼罩起一层苍白不安之色,片刻之间,已将这个蠢亲戚从头到尾骂了个遍。
若说刚上任时,他还抱有一丝兴盛家族的念头,在朝中任职一年过后,他早已看清,如今的朝廷绝非过去那个被门阀统治着的旧朝,它是被皇权牢牢掌控的朝廷,他们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上面那位的眼皮底下……
似是生怕被拖累,他连忙出列跪地道:“臣定秉公审理。”
“那朕就等着你的交代了。”
王誉额头冒汗,神情决然地再次领命。
留沟郡的事处理完毕,姜舒心觉今日的朝会也该结束了。
“众卿,谁还有事要奏?”
话落,殿中一片冷寂,仿佛仍沉浸于方才的严肃氛围中。
姜舒正想说“无事退朝”,这时一声沙哑的“陛下”打断了他的话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