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这怎麽可能!(52K)(2 / 2)
第二天,中环德辅道中一栋写字楼内,环球航运公司的办公室气氛紧张。
秘书匆匆跑进包玉刚的房间,声音颤抖:
「包总,滙丰银行的经理在会客室。他们要求我们立即偿还50万美元的短期贷款。我们帐面上只有30万美元,怎麽都还不了啊!包总,现在该如何是好?」
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靠「以租养船」生存:买二手船,租给客户,用租金还贷款,再买新船。
1961年,他的船队规模不大,可能只有寥寥数艘二手货船,年收入不足200万美元,帐面现金更是只有可怜的30万美元。
航运是个现金流紧张的行业,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崩盘。
昨天,包玉刚已预料到这一幕。他连夜联系了一笔短期借款,自以为能应对滙丰的压力。他走进会议室,沉声道:「我们还!」
话音未落,恒生银行的经理在前台引导下走了进来:「包先生,别忘了我们还有20万美元的贷款,也请一并结算。」
滙丰代表紧接着补刀:「鉴于你们资金炼断裂的情况,长期贷款的合同风险条款可能提前触发,要求全部偿还。请贵公司做好准备。」
包玉刚心头一震。航运公司的生死存亡取决于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滙丰的50万加上恒生的20万,总共70万美元的抽贷,远超他帐面上的30万现金。
若长期贷款也提前收回,他的船只将被银行拖走,公司将彻底崩盘。
尽管货船未来会因全球海运爆发而升值,但那是几年后的事,眼下他毫无还手之力。
「抱歉,我去打个电话。」包玉刚走出会议室,拿起旋转拨号电话,一圈打下来,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
滙丰和怡和的联合施压,已将他逼入绝境。
他颓然靠在椅背上,脑海中回响起何善衡的话:「在香江这个地界,还是英格兰人说了算。」
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殖民地商人的无奈与屈辱。
就在绝望之际,电话铃声再次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传来:「董先生,我是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的业务经理,爱德华·杨。我想您需要一点小小的帮助,不是吗?」
包玉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林爵士找来的?」
爱德华点头确认:「没错。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也就是未来的花旗银行——可以帮您将债务打包重组,彻底偿还滙丰和恒生的贷款。」
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在1961年尚未更名为「Citibank」(1976年才改名),其香江办事处主要服务阿美莉卡企业和国际巨头。
包玉刚知道这家资本雄厚的银行,但从未想过自己能与其搭上线。
「好好好,我们进去详谈!」包玉刚精神一振。只要能解燃眉之急,无论什麽条件都值得一谈。
与此同时,花旗的介入也为董浩云和许氏家族带来了转机。第二天,许爱周从伦敦归来,与董浩云丶包玉刚在中环碰面,随后回到家中。
许家的客厅内,许世勋兴奋地对父亲说:「爹,洛克菲勒和摩根真是豪气!您没看到滙丰代表当时的表情,脸都绿了,简直不要太精彩!」
许爱周摆摆手,纠正道:「不,不是洛克菲勒和摩根。是劳埃德保险公司和巴克莱银行联手为我们担保。当天我在伦敦向林爵士反映了我们的危机后,他第一时间通过伦敦大学校长联系到了劳埃德主席米斯金(M.E. Miskin)和巴克莱董事长安东尼·图克爵士(Anthony William Tuke)。」
这两家都是林燃能够最快想到和滙丰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公司,同时他们在英格兰也有足够的影响力。
对他们而言,能够通过海运标准和香江本土船商进入香江市场,他们求之不得。
在看过许爱周的报告后,米斯金和安东尼也搞明白了滙丰的主意。
这蛋糕你想吃,我还想吃呢。
于是在林燃的保证下,会让他们参与到后续成立的标准推广公司里来,他们才会出现的如此准时。
他顿了顿,继续道:「这两家是未来海运标准的潜在合作对象,但眼下我们与怡和丶太古及滙丰的斗争还要继续。他们不便明面出场,于是林爵士紧急联系了阿美莉卡那边,由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出面提供资金支持。实际上,水下的推手是劳埃德和巴克莱。」
许世勋瞪大眼睛:「原来如此!」
许爱周点头:「劳埃德不是传统保险公司,而是一个保险市场,专做海运保险和贸易担保,与滙丰是直接竞争对手。巴克莱则是英格兰最大的商业银行,虽然专注大西洋和美洲贸易,但也觊觎亚洲市场。」
他拿起桌上的香江海运报告,沉声道:「米斯金和安东尼看了我们的报告,明白滙丰想独吞海运标准的蛋糕。在林爵士的保证下,他们将获得后续的标准推广公司的股份。」
怡和丶太古与滙丰的联合攻势几乎将许氏丶董氏和包玉刚逼入绝境。
然而,林燃通过伦敦和纽约的资本网络,拉来劳埃德保险公司丶巴克莱银行和花旗银行的支援,化解了危机。
香江海运的华人船商得以喘息,但与英资的斗争远未结束。
「许老先生,好手段,林爵士确实和洛克菲勒丶摩根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有洛克菲勒和摩根在,我们不可能在金融市场打败你们。
但这件事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我们已经获得了香江海运超过30%的股份,我们有着充分合作的基础。」
和与许世勋交谈用英文不同,休·巴顿第二天再次到访许家的时候,不但语气客气得多,更是全程中文。
现场除了休·巴顿外,董浩云丶李家成和包玉刚也清一色到场。
许爱周摆了摆手:「是你们想要先巧取豪夺,我们全程都只有防守没有进攻。
又何来分则两败一说,许家能撼动怡和还是太古。
不过你有一点说对了,确实合则两利,所以我们找到了洛克菲勒和摩根合。」
李家成适时道:「许老先生,洛克菲勒和摩根有着超强的实力,但您别忘了这里是香江。
如果不和怡和还有太古合作」
还没等他说完,许爱周就打断道:「你什麽身份?有你说话的地吗?」
他丝毫不给对方回答的机会:「巴顿先生,管好你们找来的狗。」
不得不说李确实顶级人才,哪怕内心愤怒到极点,表面也能不动声色。
脸都没红一下。
许爱周接着说:「我知道你们想的什麽,我们想的东西都差不多。
香江船运的价值太大了,大到所有人都想插一手。
你们看中的不仅仅是标准推广本身,还包括了哪些港口先改造,哪些后改造。
是先改造伦敦港还是先改造利物浦港。
如果先改造伦敦港,你们就提前收购伦敦港,然后坐等它升值。
标准化建设是一块蛋糕,提前买入也是一块蛋糕,标准的制定又是一块蛋糕。
而香江海运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现代化港口建设经验。
可你有没有想过,它只是一个空壳呢?
因为现代化港口的建设依然要靠人来完成。
而这些人都是我们从各家调来的有经验的工人丶工程师和船员。
但其实他们并不属于香江海运。
另外提醒你一点,林爵士的专利授权书在我手上,它是给我的,而不是香江船运。
所以香江船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空壳。
这个空壳留给你们玩了。」许爱周把一沓林燃的专利授权书影印文件丢在茶几上笑道。
休·巴顿脸色大变:「你?这怎麽可能!」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