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2)
看他们收不收,要这一批卖的好,以后也算家里的一门营生。”
俞老头一力扛下了马三面不让成文几个学生做绒花的愤怒和不满。
他觉得孙子们现在有衣穿有饭吃,已经很好,最好能够自食其力,要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尝。
自己历练,方能成才。
自己看书的俞有地看一眼父母,再看眼到处蹦跶的叔侄俩,果然是无知者无畏。
马三面回房气鼓鼓的不搭理俞老头,俞老头也不理睬她。
“好歹是秀才之家了,俞有地再纵容孩子,也要有个度吧。要是成文几个做绒花的事传出去,他们还怎么做人,怎么自处?”马三面愤怒的拧着俞老头的胳膊,低声骂道。
“别气了。只有自己赚的钱花的才心疼,腰板才挺得直。”俞老头拍拍马三面,笑着说:“我们成城,还是小心翼翼,你今晚是没看到,当俞荷说让他做菊花,孩子眼泪差点下来。”
“就为着成城,俞有钱再蹦跶我们也得忍着。再说了,赚不赚钱还不一定呢!”
“绒花做的那么好,怎么可能没人要!”马三面气呼呼的说。
“嗯。”
俞老头也愁,一个牡丹绒花成本都快二百文,也不知道陆家收不收,俞荷又用什么办法卖上好价。
二月初十,俞有钱从赵木匠那里买回来五个点漆彩画匣子,俞荷连忙拿出箱子里所有的绒花,也将大家交上来的绒花,一朵朵的挑选。
“十二花仙好看是好看,但我是个俗人,我喜欢牡丹和梅花,大红花簪在头上,指定是百分百的引人注目。”
“那一朵牡丹花就卖400文,梅花200文。高雅的芙蓉花和玉兰一朵800文,其余就150文一朵,我们独有的簪子,就值这个价。”
装好要带去安城的货,叔侄俩又定下批发价,陆家要是都收便宜五分之一,他们也有三十多的利。
俞有钱仔细的算了算,说:“你这让利也太厉害了。一朵牡丹绒花,我们忙前忙后卖出去只赚八十文。”
“这一匣子最好看的十二朵,是要免费送给陆锡安的。三叔,更心疼了吧!”
俞荷小心的合上匣子,“做生意还是要有噱头。我听说安城知府夫人是二月二十八的生辰。”
“妙啊!”但愿陆锡安有本事,让知府夫人生辰簪花。
晚上,俞荷看着大家赶工,笑眯眯的说:“大家加把劲儿,这第一批绒花肯定不愁卖。卖出去给各位按件分成,多劳多得。”
龙龙抱着小兰花,看一家人打了鸡血一样做绒花。
二月二十一,俞有钱和俞荷包吴老大的船连夜去安城,第二天顺利和陆锡安见上面。
“俞荷,三叔,你们放心,我尽快安排人将这生辰礼送去!”双方谈好分成,陆锡安请俞荷俞有钱吃了一顿饭,把三人送上码头。
“多谢陆少爷!”
俞有钱拱手行礼心里猜测,陆锡安八成和漕帮有关系,小小年纪就住的园林别院,家境不凡。
“一路顺风!”
陆锡安看着他们上船,回来就把十二花仙分开装了十二个首饰盒,转送给漕帮的十二个把头。
戴绒花一下在漕帮妇女中间就火了,牡丹要一两银子,一个普通的杏花涨到三四百文。
转眼进了三月,点瓜种豆,整地插秧,三月十五,陆管家送来一匣子五两的官银。
“绒花很受欢迎,少爷的意思是以后你们有多少要多少,我们往南方卖。”陆管家话说的好听,匣子里放着订单。
俞有钱接了银子,请他喝了茶,晚上给大家算工钱。
除过成本,俞梅和李二娘得了八两多,赵娟六两多,唐大丫五两,成文三个每人有四两多,公账上入了十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