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4(1 / 2)

加入书签

乘凉,这天可真热。

“你想呀,十斤藕出八两到一斤藕粉,我们一斤藕粉200文的收,会有人愿意卖。”

“再收点小河虾晒成干,油炸做成虾粉,卖到北地,给那些行脚商当吃干粮和喝开水的调料。”

四月中旬,陆家平价米粉店门口挂出收购藕粉和干小河虾的价钱。

并且写了详细的藕粉制作工序。

泥塘种藕的人家都来问价,小满每天被大家问的口干舌燥。

水稻打花灌浆的关键时刻,俞荷带着小谭小旋风又回到南镇,天天的拿个竹竿,两个人这边敲敲,那边打打,还雇人稻田里一遍遍的赶稻。

盖在地边大榕树下的五间石头房,成了俞荷和小谭小旋风最爱呆的地方。

“小姐,今年吃不上咱家的桃了。”小谭脸上盖着自己做的蒲扇,懒洋洋的说。

“等着吃西瓜,甘蔗,橘子,荔枝和杨梅。”俞荷挪了挪了自己发酸的双腿。

她开始长个子了,每天喝羊奶,干活多了腿还是会痛,尤其晚上睡着能痛醒来。

七月,胡老头再三来说香米得收了,不然二成要损失在地里。

俞荷村里雇了五十个壮汉,一窝蜂的下地收稻,顾嬷嬷抱着算盘来地里监工,收好的稻谷马车拉进县衙大院晒干后一袋袋垒在后院的私库。

鸟儿和小孩老人跟着地里拾稻穗,捡田螺,抓漏网之鱼。

俞荷穿着清凉的棉布短袖短裤木屐,戴着防晒大草帽天天和小谭提着桶,混在人群里。

“小姐,田螺做臊子浇头也好吃,很鲜。”

“今晚用猪油清汤煮米粉,青菜要先烫一烫。”发现一个大田螺,俞荷连忙去捡,泥里又发现一个大个的,纯属惊喜了。

地边的瓜时不时被顺走一两个,小谭眼尖都能发现,下次那人再来,小谭眼神吓得他回去能做噩梦。

九月,陆家的船搭着李二娘成文成城俞梅从白水县回来,买走了俞荷种的香米和收来的藕粉和鱼虾干货。

留下的张豪存看了俞荷地里的二茬稻,进了石头房正堂,笑着说:“小掌柜,今年我们往北方运了三百多万斤米粮,粮食店帮忙卖出去了一百多万斤。

村里的米粉卖出去10万斤,你家的洋芋粉有六千多斤,也是一斤半两银子的收购价,我们都卖到了盛京各地,你阿奶说,钱都给你。”

顾嬷嬷旁边接收算账,和张豪存结了账。

“张大哥,你们的船能到吕宋岛吗?”

“小姐说的是南海,距离琉球附近的岛屿吗?目前只在家主书房见过大概的地图。”

“是的。”俞荷肯定道。

“那我回去留心一下。”张豪存把这件事就记在心里。

顾嬷嬷收下四千两银票。

俞荷请张豪存县里最大的鸿运楼住了几天,带着他周边转了一圈,现在秋天,风景如画,一步一地一景。

“小掌柜,有没有兴趣去盛京玩?我的船去盛京送货,我们在仙江县汇合。”张豪存要走了,来辞行,笑着说:“大公子明年二月要去盛京参加

殿试,小姐不想去打个头阵,先买个院子安顿一下吗?”

俞荷心动点头,交给他两千两银票,说:“劳烦张大哥在城中买一两间房,给我大哥和小哥以后考试住。多谢了!”

俞荷说完郑重的行了礼,送张豪存上了陆家的船。

“小姐,你不想去盛京看看吗?”小谭不解的问道。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