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章 大隋之亡(1 / 2)

加入书签

高悬的水镜中,大隋地图肆意舒展。分裂的九州重新合一,所有人的心情随着激昂的鼓点声一并向上昂扬,郁气一扫而空。

一道高大的人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据说祖上来自弘农杨氏,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由于北方大地被鲜卑拓跋魏统治,能出人头地爬到高位的汉人将领几乎都是鲜卑化汉人,杨坚之父便得魏恭帝赐姓为昔六茹氏。】

【得益于父祖之功,杨坚自出身起便已胜过天下万万人,又凭借自身努力南征北战履立战功,成为关陇贵族中的后起之秀。当北周宇文氏衰微,他当仁不让接过权柄,恢复祖姓,建国称制,灭西梁平南齐,南北长期分裂的局势至此终结!】

宋武帝刘裕目不转睛地望着冀括南北的大隋疆域:“神州归一,还在百年之后吗?”

"隋文帝杨坚……"他双眼中大放异彩,"这便是未来终结乱世的天下之主?"

这一回,就由他来提前完成使命吧————刘裕心中升起豪情壮志。

尽管被那群不孝子孙狼狠打击到了,但宋武帝刘裕并未灰心,他仔仔细细看向水镜,想要看一看是否有可供学习之处。

在此之前的平行时空,许多人欢呼一声。

“太好了,混乱的南北朝终于结束了。”

“从东汉末年开始,持续了几百年的分裂啊,昙花一现的东晋就不用提了,倘若没有杨坚出现,九州的分裂继续下去,只怕将来的诸夏之地,再也不复一统!”

“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太乱了,我只旁观都觉头痛,总算有人出来收拾局面了。”

“杨坚此举有功于天下!”

“汉家儿女终于能重新站起来了……”

历朝历代皆是赞叹之声,被称赞的隋文帝杨坚本人却只短暂高兴了一会儿,心情便开始持续下滑,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毕竟这则盘点的主角可不是他啊。盘点唐太宗,为何却要从他大隋开始说起?

-唯一的解释就是唐太宗离此时很近,隋朝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唐朝取而代之。一

如此一来,杨坚哪里还高兴得起来?

>

旁边的独孤皇后安慰道:"那罗延,大可放心。咱们早已改立二郎为太子,那历史上的隋朝国祚如何,与咱们必不相干。”

不也从南安开始说起,唐朝夫必就在隋朝之后呢"独孤自后

"雨何况 盘点阳大诏失示璋时

独孤皇后

下意识没有提侄儿李渊似乎有个儿子就和唐太宗同名同姓。

闻言,隋文帝杨坚眉头一松,露出笑容。

“是了,既已改换二郎为太子,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又何必担心重蹈覆辙!”

这还要从水镜刚出现时说起———

当初仙人盘点秦二世胡亥之时,曾经提到过一句,隋炀帝之昏庸残暴比秦二世更胜一筹,其他平行时空或许不曾将之放在心上,大隋上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本就对太子杨勇不满的帝后二人顿时起了废太子之心——那隋炀帝究竟是自己的几世孙不重要,反正只要换了太子,就不用担心这个暴君再祸害他的大隋江山了。

……一个比秦二世胡亥更糟糕的暴君,即便换了太子之后杨广的后代同样出现昏君暴君,也不可能比他更糟了。

而晋王杨广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趁机不断表现,助他们坚定废太子之心。

就这样,一个月前,本就不讨喜、后代里居然还出了一个暴君隋炀帝的太子杨勇,终于被隋文帝废掉,备受帝后喜爱、朝野上下称颂的晋王杨广成了新的太子。

在独孤皇后的提醒下,隋文帝杨坚总算想起一个月前已经换了太子的事,凝重之色顿时一扫而空:不管原本历史上的隋朝是如何被灭的,如今情形已是大不相同了。

放下了担忧的他这才有心思去听水镜中关于自己的功绩。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一掠而过,了无痕迹。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好似有些耳熟?

……天下同名同姓者多了去了。那唐太宗无论如何都得是至少百年后的人吧?自己亲手建立的大隋又岂会如秦朝一般短命?

在这帝后二人交流期间,水镜里早已经放完了大隋三路大军讨伐南陈的故事。

【与此同时,隋文帝杨坚

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利国利民的政策。】

【政治上,他废除北周六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又废除自汉代以来的州县辟暑制以及魏晋以后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规定从此九品以上官员都由吏部统一任免,年年接受考察,开科举取士之先河————隋文帝的一系列举措,影响了后世一千年。】

“三省六部制,科举取士?”

正在监督扶苏批阅奏折,而自己积极养生的秦始皇赢政霍然转头,就见扶苏已经将出现在水镜中的详细制度都记了下来,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

……虽说一千多年后的制度不可能照搬到大秦,但总有一些可参考之处嘛。

“科举制2与朕的宛举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大不相同

一向?与朕的祭华和只有一子之左,却是人不相同。

汉武帝刘彻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制度的优点,尽管杨坚所开创的还只是雏形,与后世明朝的科举制相比完全名不副实,总共都没录取几个人,且出身都不低。

但相较于汉朝的察举制,哪怕还仅仅只是一个雏形的隋朝科举制都先进多了。

明朝的科举制放在当下反而没那么合宜。

看到画面之中士子书写用的白纸,汉武帝刘彻摸了摸下巴————因为总是从水镜之中看到白纸的存在,知晓其便利之后,他早就令少府传谕天下奇人异士、能工巧匠,加以研究,也不知如今成果如何?

由朝廷直接任命官吏?似乎也值得借鉴一二,并非照搬,而是要贴合大汉的情况。

如今大汉的辟署制度,由朝廷任命州郡长官,而州郡长官可以自行征辟僚属,朝廷对地方的掌控的确及不上后世……

【民生上,隋文帝废除苛政,减轻赋役,检括户口,将大量人口从豪强手中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编户。他开放盐池、盐井,任由百姓取用,又颁布租调令、均田令,在北齐北周均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规定成年男丁每人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每人受露田40亩,其中永业田无需归还,露田则在死后还归国家。】

【————另外,起初规定男女年十八岁为丁,一旦成丁便要承担徭役;后来隋文帝将成丁时间推迟到二十一岁,每年服役时间由一月改为二十天,纳租调的数目也有降低。不过男女18岁授田的规定并未改变。因此,从18岁起的三年

间,隋朝百姓受田的同时,还不必服徭役、纳租调。】

【律法上,隋文帝颁布了对后世影响甚大的《开皇律》,废除枭首、车裂等酷刑,此后除非谋反大罪,都不得诛连九族。】

【军事上,他改革府兵制,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减轻了军队财政负担,又北服突厥,使原本统一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并荣获“圣人莫缘可汗”之尊称!】

【——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草原民族臣服,被尊为"圣人可汗"的诸夏皇帝。】

大唐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真心实意地感叹道:“大唐承隋朝制度多矣,此皆隋文帝之功!”

大唐的租扉调、均田制、府兵制,与隋朝一脉相承,只是有细微的改动,大致上是一套思路,科举制更是来自于隋文帝的创造,只是在其基础上更完善了一些……能留下那么多影响后世的政策与制度,隋文帝杨坚,着实是一位难得的英主!

而隋文帝干得越好,隋炀帝的败家就越加令人无法忍受。想到这位离谱的表叔,唐太宗李世民至今都难以理解:如此富足的大隋江山,他竟然都能挥霍一空?

登基以来疯狂填窄窿的李世民怨念满满。

【另外,隋文帝还统一了南北朝混乱的货币和度量衡,鼓励百姓开荒,在全国各地设立义仓储粮,建立了统一完备的全国粮食储备体系。到他去世之时,大隋府库充盈,"强宗富室,家道有金"

“中外仓库 无不盈和”

兄以世美天下五六十午11

十外围牌,无个监积,,,,以供养大下五八十年;

【隋文帝杨坚躬行节俭,励精图治,一举打造了后世称道的开皇之治!尽管晚年依旧免不了刻薄猜忌、残杀功臣,但他一统神州,终结了东汉末年以来数百年的害据乱世,以汉人皇帝的身份号令天下,令使用鲜卑姓氏者全都恢复汉人姓氏,威加四夷,从此诸夏再度主宰神州,功莫大焉!】

【————强盛的大隋王朝,如日方升!】

恢宏浩荡的背景音乐里,镜头不断掠过广袤的九州大地,水镜之前的众人仿佛置身云端,远远望着下方歌舞升平的天下。

他们看见田间地头丰收的硕果,看见被填的满满当当的各地义仓,看见充盈无比的府库中堆积如山的

米粮,看见红日高升,一个初生的帝国如旭日一般冉冉升起。

“吸溜……”汉武帝刘彻下意识身体前倾,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几乎要黏上去。

——可以供养一个大一统国家消耗五六十年的粮食是什么概念啊!

要是把这些粮食给他,不,哪怕只把其中的十分之一给他,他都能把匈奴铲平了!

若非粮食消耗太快,他哪需要休养生息,早就去打匈奴了!就算冠军侯暂时不能出动,长平侯也可以把匈奴吊起来打!

望着水镜之中无比富足的大隋,听着耳边仙人的夸赞,隋文帝脸上情不自禁露出了笑容:“如此甚好!如此大隋交到太子手中,即便只是守成,也绰绰有余。"

——更何况太子杨广向来出类拔萃,岂是一般的守成之君可以相比?大隋国富兵强,太子将来继位之后,必能如汉武帝一般开疆拓土,令大隋登上新的高峰!

隋文帝杨坚彻底放下心中的疑虑。

果然,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那么耳熟,只是因为同名同姓者太多了吧?太宗是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若是现在就已经出生,那大唐的开国皇帝岂不是更早就出现了?

——如此强盛的大隋,四海升平的大隋,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没了呢?

——哪怕后继之君是头猪都办不到的嘛!

彻底放下顾虑的隋文帝来到前朝,在百官的恭迎声中,他满脸笑容,如沐春风。

【对外开疆拓土,对内治理民生,隋文帝杨坚完成了属于他的历史使命,但他手中的接力棒又要传给谁呢?众所周知,王朝若要延续下去,第二代继承人至关重要,而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又有一个问题深深困扰着历代君王——那就是“不类己”。】

“是啊是啊,仙人所言甚是。”

神情放松的隋文帝在内心默默点头。

————反正水镜之中的大隋与现实之中已经大不相同,就当看命运的另一种可能罢。

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此时都很想点赞

-IL子不像白

直异让人很烦恼啊!

一儿子不像自己,真是让人很烦恼啊此,以此市对你,此的都很想品负

又想起扶苏与刘据最终的结局,这两位在诸多方

面都很相似的帝王不由默然。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