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2 章 济世安民(1 / 1)

加入书签

“太原李世民?”这一刻,众多平行时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好一员英气勃勃的小将,这就是那未来的唐太宗吗?”</br></br> 众人好奇之余,不免惊叹。</br></br> ——看起来年龄也太小了吧,有十八吗?</br></br> 冠军侯霍去病嘀咕起来:“仙人说唐太宗与我一般年少从军,我看他上战场比我还早呢。这就是个毛头小子呀。”</br></br> 一旁的长平侯卫青失笑不已:他这外甥还笑别人是毛头小子,怎么不看看自己?</br></br> 大唐群臣都稀奇地望着这一幕。</br></br>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见到如此年轻青涩的李世民,顿时生出赚到了的想法。</br></br> ——就好比错失的绝版[SSR唐太宗李世民·雁门解围·十六从军]卡牌出现在大家眼前,这谁能忍住不多瞅两眼啊?</br></br> 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断了众人的思路。</br></br> 众人目光中的惊喜之色顿时暴涨。</br></br> 好耶,是更加珍惜的[乳凤初啼]卡!</br></br> 【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一个婴儿降生于世。他家世显赫,曾祖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官至太尉;祖父是北周大柱国;父亲是大隋唐国公,当朝皇后的亲外甥。】</br></br> 【四岁这一年,一位神秘的相者路过,说出了对他一生的批命:“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br></br> 【从此,“济世安民”就成了他的名字,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与千秋功业的注解。】</br></br> “真的假的?这也太巧了吧?”</br></br> 汉高祖刘邦愣了愣。他最清楚相面之说多半都是造势,往往都是统治者为自身添加的神话光环,毕竟刘邦也是老熟练了。</br></br> 但李世民这个名字,未免和那句批命太契合了,再加上仙人颂扬其功绩,顿时就让人忍不住怀疑……难道还真有这么回事?</br></br> 就像汉光武帝昆阳之战的流星坠营一般,觉得过于离谱的同时又感觉好像是真的。</br></br> 突然,一道清啼之音从水镜中传出。</br></br> 无数人震惊地睁大了眼睛。</br></br> 只见一道凤凰虚影仿佛从大地上升起,携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直奔天穹而起!</br></br> 数不清的羽毛从水镜中落下,每一片羽毛都是一朵燃烧的烈焰,覆盖山河万里。</br></br> 【唐太宗李世民,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之嫡次子。他出生于大隋最灿烂的开皇之治,成长于大隋江河日下的大业年间。】</br></br> 【隋末之时,隋炀帝杨</br></br> 广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以致天下十室九空,中原千里荒芜,各地义军云起,百姓水深火热,统一方才三十年的隋王朝就要分崩离析,趁机崛起壮大的突厥在北方草原虎视眈眈,眼看便是五胡乱华重演,谁可挽此天倾?】</br></br> 【——答曰:李世民。】</br></br> “哦?”秦始皇嬴政还是第一次听到仙人对某个人做出如此高的评价,顿时搁下笔,全神贯注看向高悬的水镜。</br></br> 唐朝以前诸多平均时空的帝王都是如此。</br></br> 汉武帝刘彻一言道出他们的心声:“朕倒要看看这唐太宗究竟是何等人物,当不当得起如此高的评价!”</br></br> 【大业十一年,年仅十六的李世民横空出世,随军赴雁门,救天子于危难,计退突厥十万大军,从此开启了一生的传奇。】</br></br> 【大业十二年,眼高手低的隋炀帝杨广接受不了现实毒打,三下江都不肯北顾,在江南温柔乡里醉生梦死,也将万里河山拱手让出,留待配得上它的天下之主。】</br></br> 【于是,各路配角粉墨登场

。】</br></br> 画面流转,一道身影出现在水镜中。他衣衫不整,在山林中奔逃,身上却自有一种饱读诗书、历经磨难而不改其心的气质。</br></br> 【首先是当初为杨玄感出谋划策,事败后在押解路上逃之夭夭,受天下通缉的李密。他历经千辛万苦逃过朝廷追杀,投奔瓦岗,曾镇压数支义军的大隋名将张须陀都被他斩于阵下,成就了李密的威名。】</br></br> 【大业十三年,在李密的筹划下,瓦冈军先克兴洛仓,开仓放粮,聚众数十万,又一战大破隋将刘长恭,令后者仅以身免。于是孤身而来投靠瓦岗的李密反客为主,被众人公推为领袖,自号“魏公”。】</br></br> 【同样是这一年,李世民跟随李渊赴任太原,看遍民间疾苦,广结文人侠客;魏刀儿义军攻太原,他轻骑突围,于万军丛中救出身陷贼阵的李渊,父子二人并肩作战,大破敌军——太原公子初露锋芒。】</br></br> 【与此同时,意气风发的李密挥军直逼东都,先后战败段达、高毗、刘长林等隋将,打得王世充损败过万逃归河阳,又发檄文讨伐隋炀帝十桩大罪,天下瞩目!】</br></br> 水镜之中,画面不断来回切换。一会儿是李密从逃犯开始崛起,入瓦岗,讨四方,最终雄踞一方,自称魏公的种种场景;一会儿就切换到李渊父子身上,从他们起兵太原开始,一路播放到率军攻入长安。</br></br> 李密的画面显得明亮而辉煌,连音乐都是激昂的。而李渊父子这边,从画面到音乐都有种波澜不惊的平静,</br></br> 仿佛潜龙藏于深渊,默默蓄势,只待一朝龙腾于天!</br></br> “这个李密,有点东西啊。”</br></br> 许多人都为李密的表现而惊叹。相较于其他王朝末年的起义者,李密的水平可谓是相当之高,当然这也离不开他的出身。</br></br> 倘若没有李世民,大家必然会为李密的表现高声喝彩,热烈地讨论他接下来是成是败,是否有机会一统天下,完成对隋炀帝的复仇——倘若如此,也是一桩传奇!</br></br> 遗憾的是,被提前剧透的大家如今只对李世民感兴趣,其他人的表现无论再如何优秀,所有人也就是感叹两声就过去了。</br></br> 水镜之中出尽风头的李密却在现实中遭到了冷遇,大家表示只想看唐太宗李世民。</br></br> 仙人仿佛早有所料,满足了大家的期待:</br></br> 【在李密的万丈光辉下,关中的变故似乎并不起眼——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在这一年随父起兵,将长安古都收入囊中!】</br></br> 【哦,有人注意到了——这个人叫薛举,自称西秦霸王。这位西秦霸王率十万大军进逼渭水之滨,遣其子薛仁杲攻打扶风郡,却被李世民举兵大破,斩首万余级,追杀至陇坻才率军而还,薛举军大败。】</br></br> 【李世民并不知道,他在惊魂未定的薛举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心理阴影,以至于这位西秦霸王一度起了投降之心,经臣子劝说才收回念头,转而厚赂突厥,与依附突厥贵族的梁师都结交,企图拉拢外援合攻长安,都提前定好了日期,可惜李渊同样派出使者结好突厥,突厥顿时放弃出兵。】</br></br> 【——李世民与薛举的缘分却还未尽。】</br></br> 【第二年,李渊自立为帝,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唐丰州总管张长逊进击薛举之部将宗罗睺,薛举率全军之力来援。他屯兵于高墌,纵兵虏掠豳、岐之地,于是李世民披挂上阵,再次率军讨伐薛举。】</br></br> 【但这一回,上天站在了薛举那一边。李世民抵达高墌城不久便染病在身,他原本的计划是抓住薛举粮少急于速战的弱点,守城不攻,拖垮对方再一举决胜负,不料意外染病,指挥权暂时交到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手中。而这两位仗着人多势众

轻敌,轻率出战时反被薛举伏击,以至于唐军大败,数员大将当场战死,士卒死者十之五六,李世民只能退回长安。】</br></br> 【不久后,大概老天觉得之前太偏心眼,于是端水一波,相同的命运降临到薛举的头上——他也染病在身,却没能挺过去。李世民彻底失去了找回场子的机会。】</br></br> 【——这可是李世民百战百胜的人</br></br> 生中唯一一场“败绩”,薛举可以死而无憾了!】</br></br> 被死而无憾的薛举本人:“……”</br></br> ——礼貌吗你???</br></br> ——有没有可能我还很想活?</br></br> 此时,正准备举兵进犯长安的薛举毫不犹豫地叫停了大军:“退兵,速速退兵!”</br></br> 麾下的谋臣很不解,纷纷劝道:“主上,唐军谋划我等悉数知之,何故退兵?”</br></br> 尽管他们也对能被评选为战神皇帝的李世民有点发怵,但也不至于打都没打便直接跑路吧?已经获得剧透,万一能打赢呢?</br></br> 当然,战败了也没关系,他们可以反手出卖主公,投奔李唐谋富贵嘛——某些人心中如此想道,愈发殷勤地劝薛举进兵。</br></br> 薛举心里发苦:“尔等懂什么!”</br></br> ——第一次企图进犯长安被李世民打得丢盔卸甲,第二次遇上李世民,趁着对方病重才获胜一回,转头自己也凉了。长安那就是他的凶地,李世民就是他的克星啊!</br></br> ——能被评选为三代以下明君之典范及战神皇帝的未来唐太宗李世民,一看就是天命之子啊!没看仙人都说此人一生百战百胜吗?他薛举不小心让李世民留下了唯一一场“败绩”,转头自己便病重一命呜呼,可见连上天都要帮他抹掉自己这个污点!</br></br> 一想到逐渐逼近的死期,薛举就只想离长安越远越好,老老实实回去养生不好吗?偏偏这群臣子还不懂他的良苦用心——头铁和天命之子对着干,能有好下场吗?</br></br> 想到这里,一枚灯泡在薛举头顶亮起。</br></br> ……要是自己加入天命之子李世民的阵营,是不是也能蹭点眷顾,好歹多活几年?更何况唐太宗天命所归,李唐一统天下,哪怕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考虑啊。</br></br> 薛举内心顿时大定,神态恢复从容。</br></br> 下方心思各异的群臣见他突然如此胸有成竹,惊诧道:“莫非主上已有万全之计?”</br></br> “正是如此。”</br></br> 薛举一脸自信,不过暂时没有说出想法。毕竟前脚还气势汹汹要进攻长安,后脚就想投降,直接说出来未免太丢脸了。还是等之后暗示一下心腹,由他们出面再说。</br></br> ……打不过就加入,这没毛病。</br></br> 水镜中出现的画面似乎印证了他的猜测,让薛举投靠李世民之心愈发迫切——</br></br> 【薛举本想趁唐军新败一举攻破长安,未料自身却先染病而亡。薛举去世后,其子薛仁杲继承了他的位置,也继承了与唐军的“恩怨”,继续出兵,屡战屡胜</br></br> ,气焰嚣张。李渊只好再次派出大唐核·武李世民。】</br></br> 【这一回,薛仁杲面对的是病好了的完全体李世民。李世民连套路都懒得换,依旧是那套久持不攻的战术。随着两军相持日久,薛仁杲粮草不继,且有勇无谋,与将士离心,其部将纷纷来投李世民。】</br></br> 【李世民见时机已久,便派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结寨,引诱敌将宗罗睺来袭,将军庞玉出兵迎击。庞玉将败之际,一支大军突然出现在浅水原之北,其统领赫然是李世民,宗罗睺连忙回师相拒。李世民身先士卒,率数十骑冲入敌阵,唐军士气大振,内外奋力搏杀,敌军顿时大溃,

“斩首数千级,投涧谷而死者不可胜计”!】</br></br> 【李世民犹不满足,带着二十余骑一路狂奔,直追杀到薛仁杲驻扎的折墌城下,把薛仁杲吓得魂飞天外,赶紧闭城自守。】</br></br> 镜头不断向上升高,无数双目光聚焦在镜中那片广袤的战场上,天地浩瀚无垠,大军奔涌如潮,然而只有那一道于万军之中穿梭而过的身影,显得如此清晰。</br></br> 少年的朗笑声回荡在每一个人耳畔。</br></br> 他一个人就仿佛卷成了一股风暴,携带着锐不可当的气息,奔袭于山海之间。广袤无垠的天地,却宛如他一个人的草原。</br></br> 草原上的狮虎,都该为他避让开一条路。</br></br> 挡在他眼前的敌人,都要屈膝臣服!</br></br> 无数平行时空都陷入了静默。</br></br> 良久,才有人悠悠吐出一口气。</br></br> “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二十多人根本破不了城呢?闭城自守是什么鬼啊……”</br></br> ·</br></br> 夕阳西下,笼罩着镜中的城池。</br></br> 夜幕降临又散去,一轮朝阳徐徐升起。</br></br> 朝阳映照在少年将军的盔甲上,反射出金灿灿的光,不远处城门洞开,薛仁杲一行人恭恭敬敬出城,自缚于少年将军马前。</br></br> 【黄昏时分,大军到来,四面合围,薛仁杲苦苦坚守到次日清晨,终于投降。】</br></br> “苦、苦、坚、守?”冠军侯霍去病突然无师自通了吐槽的要义,“从黄昏守到黎明,整整一夜呢,确实是苦苦坚守……”</br></br> 薛举更加坚定了要投降的决心。</br></br> 太猛了,太猛了,天命之子真的不是人!</br></br> 还不如早点投降,成为大唐开国功臣!</br></br> 遗憾的是,他是这么想的,他手下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因此,还不等薛举宣布投降,他就先被手下绑了起来,连同妻儿老小一家人,都变成了手下的</br></br> 投名状。</br></br> ——而这就是后话了。</br></br> 水镜表面化为一片空白,一只无形的手在图纸上勾出一个圈圈,又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手脚,组成一个普普通通火柴人。</br></br> 一个又一个立方体突然从上方砸落下来,每个立方体上刻有一个字:[太][尉]、[陕][东][道][行]……这一连串的官职化作一连串的立方体,将下方的小人砸得头冒金星,双眼冒出了蚊香圈。</br></br> 最后,他晃晃悠悠扑在了地上,唯有两边脸颊上被红色斜杠线涂出了喜悦的红晕。</br></br> 【李世民一战俘获精兵一万余,男女五万口,班师凯旋,献捷于太庙。李渊大为嘉奖,拜其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守长春宫,同时关东兵马都受到李世民的节度,另加封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br></br>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名震天下的魏公李密,此时已败于王世充之手,投唐而来。】</br></br> 水镜之中,两幅画面交替而过。</br></br> 不再年轻的李密丧失了从前挥斥方遒的豪情,年轻的李世民却朝气勃发如日初生。</br></br> 【浅水原之战只是一个开始。】</br></br> 【武德二年,初生的李唐政权再度面临考验——北方的刘武周举兵来袭!】</br></br> 【刘武周本是大隋鹰扬校尉,杀死马邑太守后,依附于突厥,被封为“定扬可汗”,割据雁门、楼烦一带。后来,匪首宋金刚率四千人来投刘武周,刘武周大喜之下将妹妹嫁给他,封其为宋王。在宋金刚的建议下,刘武周决定攻取太原,以图谋天下。】</br></br> 【武德二年三月,他终于做出行动,率领两万大军南下

,入侵太原!】</br></br> 虚幻的地图浮现出来,刘武周大军化作燃烧的火焰,从地图以北凶猛燃烧向南面。</br></br> 【刘武周大军势如破竹。三月举兵南下,四月引突厥之兵屯于黄蛇领,随后进军太原。此时,唐高祖李渊第四子,齐王李元吉,正担任并州主管留守太原。】</br></br>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五千敌军,李元吉不知脑子抽了哪根筋,竟然派遣车骑将军张达以百名步卒出城迎战。张达是个正常人,当然不可能接受这种离谱的命令,但李元吉不是正常人啊,强逼着张达出城。结果全军覆没,张达气愤之下直接投靠了刘武周,带着刘武周大军攻陷榆次。】</br></br> “???”</br></br> 汉武帝刘彻打出一排问号。</br></br> “——这真的是亲兄弟?没有抱错?”</br></br> 至今为止,李世民的表现有多优秀,突然出场的李元吉表</br></br> 现就有多拉垮,就他这一番令人难以理解,仿佛需要吃药的表演,哪怕夸他是个正常人都得昧着良心啊!</br></br> 回想起那个同样一堆骚操作,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隋炀帝杨广,汉武帝刘彻福至心灵:“想必他和隋炀帝一定很有话聊。”</br></br> 【刘武周趁势而下,五月攻克平遥,六月攻取介休。这时,唐高祖李渊派来的援军终于到了——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同左卫大将军姜宝谊一起率军救援并休,结果救援不成,反而全军覆没于雀鼠谷,李仲文、姜宝谊双双被俘!】</br></br> 【八月,第二波援军抵达介休。】</br></br> 【——右仆射裴寂主动请缨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而来。他在介休城东南的度索原高地扎营,却被宋金刚派人截断了唯一的水涧,裴寂只能率军移营取水,宋金刚趁机来犯,裴寂大军全军溃败,裴寂本人直接放弃防线,一日一夜逃到晋州!】</br></br> 【刘武周势如破竹,包围太原;李元吉大惊失色,连夜携妻妾儿女奔还长安。于是,刘武周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太原。】</br></br> 【宋金刚继续率兵南下,克晋州,逼绛州,据龙门,占浍州。在此过程中,李渊派遣的第三波第四波援军都纷纷败北!】</br></br> 【与此同时,由于裴寂坚壁清野,烧毁百姓粮食,夏县之民吕崇茂聚众而起,自号魏王,响应刘武周。裴寂率军讨伐,反被击败;而一直以来占据蒲坂、忠于隋朝的隋朝旧将王行本也宣布与宋金刚联合。】</br></br> 【至此,大半个山西落入刘武周之手,黄河东岸只剩浩州与绛州还属于李唐,刘武周大军只差一步就能入关,关中大震!】</br></br> “啊这?啊这?啊这?”</br></br> 眼睁睁看着唐军一路惨败,犯尽低级错误,水镜之前的众人都被整不会了。</br></br> 尤其是那个裴寂,败了一次又一次,还被不断委以重任,唐高祖李渊真的没瞎吗?</br></br> ——只看刘武周来袭这件事,以唐军的表现,他们很难相信这是未来一统天下的胜利者,甚至还开创了一个辉煌的王朝。</br></br> ——既然这群人的表现这么拉垮,最后李唐还能获胜,只能是出了神队友带飞啊!</br></br> 汉高祖刘邦咂咂嘴:“这李世民得有多厉害,才能把他们砸出的窟窿填上啊。”</br></br> 想到一直令他不满意的刘盈,刘邦酸了:“乃公怎么就没有这么个好儿子呢?”</br></br> “杀!杀!杀!”</br></br> 水镜震荡,杀声震天。</br></br> 虚幻的地图上,是近乎全线飘红的山西大地,数不清的火焰在这片大地上燃烧。而象征着刘武周的那面旗帜与关中几乎隔河而望。只差渡过黄河,杀入潼关了!</br></br> 【四波援军

尽数败北,大半山西落入敌手,战争阴影笼罩长安上下,朝野内外一片震怖!】</br></br> 【此时的李唐只是天下众多割据政权之一,并非大一统王朝,选择弃城丢地不会有任何心理包袱。放弃守不住的地方,战略收缩防守自己能守住的地盘,看上去十分合理,大不了再往别处打地盘嘛。】</br></br> 【因此,李渊出于理智判断,做出了一个属于正常人的选择:“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br></br> 【从太子到群臣,无人出声反对。】</br></br> 【毕竟他们终究也只是常人而已。】</br></br> 【不过,这口气他们能忍,有人却不能忍。一个人突然站出来大声反对,大放“狂言”。】</br></br> 云雾流转,长春宫出现在画面中。</br></br> 面对持皇帝敕命而来的使者,李世民却拒不奉诏,他神情肃然,太阳的光辉倒映在他瞳孔中,如火焰般燃烧:“给我精兵三万,必能平定贼军,收复失地!”!</br></br>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