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 五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唐太宗时期

原本在好奇生长液是什么东西的李世民听到这句话眼睛亮了,"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好诗!”

李世民赞不绝口,吩咐宫人,“来人,取笔墨来。”

他要亲自将这句诗抄下来。

飞白体一气呵成,李世民写完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观音婢,刚才天幕说生长液,这似乎是个好东西。能加速蔬菜的长成,必然也能加速粮食的长成。”

“这本书,朕一定要抢下。”

大秦

秦始皇听到“生长液”三个字,眸光骤然一亮,能加速蔬菜长成,不知道对人有没有用……

要是有用,秦始皇想到那个画面,激动得在庭院中走了两圈,买,一定要买下!

汉武时期

“神奇的生长液!!”刘彻眼睛都直了,先是营养液后是生长液,星际还有多少惊喜呢?

“来人,速速派人去通知主父傻、桑引A羊、汲黯,让他们一人买一册,一定要给朕买下这套书。”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已经气到不想说话了,虽然知道这不是真的,只是小说里的剧情,但代入一下,这还真是赵光义能干出来的事。

同时他忍不住怀疑自己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回皇帝手中的决定是不是错的?

想到这段时间天幕说的种种,赵匡胤仿佛醍醐灌顶。

不,这并没有错,自唐之后藩镇割据,政权动乱,他将藩镇势力手上的兵权、人事调动权收回,是为了稳定国中局势,防止内乱,也是为了防止再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事。

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安定下来才能发展国力,这并没有错。

错的是不能一直施行这种政策。

政策应因时而变!

正如天幕所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再怎么完美,时间长了都会被人钻到空子。而后世的帝王为了堵住这个空子会想出各种各样的限制,最终形成的政策已经违背了他一开始的意愿。

就好比他杯酒释兵权只是想收回地方上的兵权和人事任免权,防止地方做大最终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和再次上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他并不

是不知道要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不可能的道理,一些能收回目收回后不会引起国家动乱的权力他收回;一些不能收回,一旦收回会影响国家动乱的权力他不收。

比如同样收回地方兵权和财政权,他就没有收回边境将领手里的兵权,反而让他们继续享有四大权利。

因为这些人有才,能镇守住边境,在他南征北战之际,边境安然无恙这就足以让他放权,当然也是因为他有这个自信能统御这些边关将领,才会给他们这么大权力。

后面上位的皇帝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于是选择收回边境将领的权力,甚至因为没有能力统领将士,在他定下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打压武将,最终形成重文抑武的局面。

这与他原来的初心背道而驰。他定下先南后北的政策,可不是只想统一中原腹地就圆满了的,重文抑武之风一旦形成,仗还怎么打?

【赵墓瑜守城是靠的是远超于这个时代的火器,但制作火器也是需要原材料的,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原材料很快就见了底。

看着战争带来的灾难,城中百姓日渐惊恐的神情,守城将士们焦虑又绝望的表现,赵蓁瑜难得的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她想不通燕云十六州明明是赵光义想要的,他为什么不派兵增援呢?整整五州啊!他不想要了吗?

在云州快要弹尽粮绝之时,赵德芳带着援军赶到了。

不过这援军和她想得不太一样,似乎格外的……弱,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

辽军见大宋援军声势浩大,纷纷撤退。

开城门把援军放进来后,赵蓁瑜才知道这并不是真的援军,而是老百姓伪装的。

赵蓁瑜问赵德芳:怎么回事?

赵德芳说:官家不同意出兵,他说你擅自离京,又没有他的指令私自调兵,犯了谋逆大罪,他排了好几队禁军来捉拿你,你要早做准备。

赵蓁瑜懵了:可是燕云十六州不就是他想要的吗?我打下五州难道不是立功吗?怎么会是犯了谋逆大罪?

赵德芳:你还不明白吗?官家的皇位来历不正,他上位之后一心消除父皇的影响力,绝不会允许我们有出头之日。你的所作所为在他眼里不是立功,是在挑战他的权威,是不服他的表现。

r />

赵蓁瑜被赵德芳灌输了一耳朵的赵光义卑鄙行为,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其实赵德芳不说这些,她也对赵光义产生了疑心。

她讨厌这种不把公民性命当回事的掌权人。在赵摹瑜心中,只要有户籍,并且依法纳税,遵守国家法律就是公民,国家有义务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尊重他们的付出。

而不是在享受他们的付出后还要肆意打压他们,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要在星际,早就被告上联邦法庭了。】

各个时空的百姓虽然听不大明白"星际"""联邦法庭"之类的词,但公民是什么他们听懂了。

也正是因为听懂了,才愈加沉默。

古人云民不与商斗,商不与官斗。平民的地位太低了,凡有钱有势着都能踩一脚,哪里会将他们当人看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