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2 章(【肯定能过】...)(1 / 2)

加入书签

贺知章见三娘情绪不高,便与她说起今年李隆基准备在洛阳召开制科考试的事。

制科和科举不一样,制科属于天子直聘考试,没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全皇帝当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制科考试的花样非常多,光是开元年间就设置了直言极谏科、文史兼优科、武足安边科、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的等等,光这些名头就知道要选什么样的人才。

今年开的是博学宏词科。

不仅考试内容和科举不同,连应试者身份也和科举不同,这是在职官员也能应试的考试。

没当官的可以当官,上了官的可以升官,就是这么快乐!

三娘对朝廷人才选拔方式的了解仅限于科举,哪里知道还有这样的考试,立刻积极地把开元年间的制科考试都问了个遍。

今年要开的制科考试名为博学宏词科,事实上这个科目其实已经有点脱离制科考试范畴了。

许是因为自从开元十九年开博学宏词科选上来几个合心意的人才,李隆基便觉得这个科目与大唐有缘,决定每年都开设博学宏词科随机抽考一批青年才俊。

这不,今年的博学宏词科考场就设在洛阳,时间初步定在月,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朝中官位低微的官员以及东都这边的漏网人才。

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想参与。

三娘弄明白了这博学宏词科是怎么回事,暗自把它扒拉到自己的备考目标上。

可是光"博学宏词"四个字就知道很难考,听说一次只能选三五个,顶了天十来个,想考上太难啦!

博学的意思大概是百家之学都要懂一点?

愁人哟!

三娘玩野了的心思都收回来了,迫不及待想要多多地。

当天下午李俅他们过来找三娘玩耍,却被告知三娘不在家,据说是被贺知章带去了。

至于上哪儿去,那当然是去秘监。

贺知章既然被称为"贺监",主要职务就是管理整个大唐的籍相关事宜,是以他虽然没有把家里的藏搬来洛阳,却不缺给三娘遍群的权限。

大伙都在休假,秘监没什么人在,贺知章捎带个三娘进去倒不是什么大事。

以前李泌想禁中藏也是轻轻松松便能借。

李俨他们知晓以后便直奔秘监。

三娘此时已经被东都秘监内浩如烟海的藏吸引住了,等她完一卷准备换个架找,就瞧见有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文士坐在那儿拿着卷在读,全然没有注意到她的到来。

三娘微讶,蹑手蹑脚地想绕过对方,却不小心碰到了架上垂落的竹制签,竹片碰在一起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

那中年文士这才从中抬起头来。相比起李隆基偏好的选官标准(主要指长得好),他的相貌称不上多么出众,反而长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瞧着像郭子仪一样经受过塞外风霜的洗礼。

既然已经打扰了对方读,三娘便学着他直接坐到地上,正儿经地向对方道歉:"我不是有意吵到您的。"

中年文士见她这么小一个女娃娃在秘监中来去自如,已然猜出她是什么身份。他询问道:"没事,你是要找什么吗?"

三娘道:“我有许多想。”

她和中年文士说起自己刚了解到的博学宏词科,不知得多少才称得上是博学,真的好难啊!

至于宏词,她一时半会都不敢去想。

只能期望自己能慢慢变得博学起来。

中年文士听闻她还想选博学宏词科,只觉这小娃娃当真有志气。他说道:"我今年正好想去考,你要是有兴我可以推荐你一些。"

三娘闻言大感兴,积极地和中年文士互通姓名,这才知晓此人竟是有名的诗人王昌龄。

三娘整个人都呆住了,惊奇地起身绕着王昌龄走来走去,仿佛瞧见了什么稀世大宝贝。

王昌龄被她绕得眼前发晕,不有追问道:"怎么了?"

三娘道:"你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她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知道的王昌龄的诗都背了一遍,非常顺溜地从《出塞》背到《从军行》。

王昌龄没想到三娘竟还会背自己的诗。

三娘本身就是个话痨,都没等王昌龄提出自己的疑问,她已经自发地给王昌龄说起她阿耶前些年在镇守安西都护府的事。她因为不知道安西都护府在那儿,就找许多人请教过,所以背了不少描写塞外的诗。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