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4 章 番外12(1 / 2)

加入书签

“第一个心愿,有生之年,买(划去)打下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提笔,在纸上重重写下一行字,而后修改,重新写好。

为了买回燕云十六州,他特设封桩库,省吃俭用攒钱,没想到自己没用上,却给后来的大宋皇帝“启发”了一个恶劣开始。

更没想到的是,整个大宋都没能拿回燕云十六州!

哪怕天幕已经结束了,每次想到大宋的奇葩皇帝和结局,赵匡胤都气到心塞。

他觉得,哪怕赵光义是如汉武帝那样,把先帝传下的国库,把他的封桩库都打空了,大宋打穷了,他都能接受点。谁能想到大宋有钱得很,有钱到战胜了还能主动赔钱!

赵匡胤下意识地抬头想揍人,然后遗憾地发现赵光义不在这,最近被打发去研究毒药与火药结合的火器去了。

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匡胤深刻知道了后来的宋朝皇帝一个不如一个,指望他们拿回燕云十六州已经不可能了,还是靠自己吧。

赵匡胤深呼吸一口气,伴随着这一口气,这一个重要的决定,从这一时刻开始,大宋的历史走向一个重要的拐点。

从这一天开始,大宋各地的军营里,朝廷送来新的指示:大宋盘龙棍法、太祖长拳教学班开学啦!

军营有了大宋版本的军体拳——太祖长拳;

有了大宋版本的武器教学——盘龙棍法。

以上武学绝招都来自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倾情贡献。

为了更适合军营,赵匡胤还厚着脸皮,把那些被他“杯酒释兵权”的开国将领们又给集体挖出来,一起研究武学、战术和军事理论,目前的武学招数是第一波,后面还会有将领们的战术书籍和军事理论书籍和课堂。

开国将领们原本以为,被“杯酒释兵权”后就可以当个富贵闲人,但是被天幕剧透了后来大宋地位越来越低下的武将和越来越弱的将士,将领们气得在家没少拍坏桌子。现在有了改变的机会,非常配合。

擅长写文的直接写兵书,不擅长的就直接去讲课,口头讲述自己当年的经验。

不止如此,赵匡胤在缓缓恢复这些武将的职务,眼看着实在培养不出人才,就打算带着这些老将,先打下燕云十六州再谈其他。

对将领们而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被后人叫做“弱宋”,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将领们带着滔天的怒火,又不好冲赵匡胤发,对赵光义就是横看竖看不顺眼,认为赵光义的神操作才是把大宋武治带瘸腿的开始。

武将们各自憋着一肚子气忙碌时,文官们也没闲着。

“既然你们那么擅长文学诗词,那就加个每月目标吧。”赵匡胤幽幽看着文官,一开口就是贯穿了大宋文官们的噩梦任务,“朕的要求也不高,每月一本书就好了。”

从此之后,大宋文官们开始体验后世的各种报告文学:每日工作报告,每月工作总结和文学考核,每年年终总结,当堂汇报任

务,大众评审。

到了月底,赵匡胤热情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品鉴会,还在东京对外开放,允许天下文人来看。

“来来来,这是大宋第一届文学品鉴会,二弟文采不凡,可一定要来参加。”

赵匡胤语气亲昵地招呼着赵光义,自从天幕出现后就没得到过亲昵称呼的赵光义瞬间头皮一紧,下意识后退。

赵匡胤强势地拉住赵光义:“要与民同乐,来,快看看文学品鉴会的评委。”

赵光义朝着评委席上一看,顿时头皮发麻,比看到自己害死的鬼魂索命还要害怕。

评委席上有三人,其中两人都是天幕提到过的在生日时候死于赵光义毒酒:一人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人是吴越国主钱俶。

李煜是诗词评委,见到赵光义,冷眼一扫,完全不如往日为了南唐人对宋人卑躬屈膝:

反正最差不过是一杯毒酒,横竖都是死,还怕什么!

这文学品鉴会仿造着上官婉儿的形式,由评委坐在高楼上,下面的文人投上诗词文章,由评委读书品评,说明好坏,当众一决胜负。

赵光义哪怕不想参加,更想以评委的身份参加,可是连赵匡胤都为了号召大家亲自作诗配合,他能有资格拒绝吗?

而且看这几位被高高供起的评委,明显是赵匡胤为了安抚南唐和吴越人,故意两人捧高的。

赵光义有些不屑,还有些心里叫苦。

尤其是听到李煜果然有仇报仇的对自己的词各种挑刺,说到自己脸色都挂不住时,更觉得难堪。

李煜面容俊美,对他诗词各种优雅不失毒舌的批评,听的赵光义难堪,偏偏百姓文人还大赞:“李评委说得好!”

“李评委有大才!”

“这传说中的太宗皇帝,看来也不怎么有才华……”

“让文人编书又不是他自己写书……”

而钱俶也没好到哪里去,完全不会因为担心被赵光义记仇就嘴下留情。

在钱俶看来,自己才是真的冤枉,连太祖皇帝都厚待他,这个篡兄弟皇位的赵光义凭什么囚禁和毒死他!

钱弘俶,历史上到太平兴国三年才奉旨入汴梁然后被扣留,不得不献出吴越国给大宋,还被囚禁,为了避讳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里的“弘”改名为“钱俶”。历史上,在钱俶六十大寿的时候,赵光义遣使者祝贺,钱俶当夜暴毙,被认为是赵光义下毒毒死。

但是在赵匡胤在位时期,因为钱弘俶配合赵宋灭南唐,赵匡胤授予他“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对他比较厚待。

钱俶越想越气,对赵光义也就越发不客气。

这一幕,被赵匡胤看在眼里,也被更多文官看在眼里。

赵匡胤不会亲手杀弟,大宋正值用人的时候,就连牢里的死囚也有死囚的用处,何况是一个很有些技能的皇室宗亲。

他要亲自断了赵光义的后路,也是震慑其他的宗室以及赵光义的支持者!

水至清则

无鱼,赵光义后宫的支持者已经解决了,一个宦官不算什么,但是前朝的大臣太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他宁愿让大臣死在任上,也不想浪费在赵光义身上。

赵匡胤或刚或柔的一系列敲打政策下去,朝堂之上形势几番变化。

而对于三位已经走出自己路的公主而言,这些只是让自己的目标更为坚定。

三位公主的女子学校、《大宋女报》报社、娘子军,齐齐已经走上正轨。

天幕曾预言她们婚后短命,也曾说过男女结婚太早对生育子嗣和健康寿命都无益,赵匡胤也担心自己硕果仅存的三个女儿最后被驸马折磨早逝,非常纵容三女儿专心搞事业,建设美丽大宋。

最终,三位公主靠着自己的才能走出了一片天地。

而赵匡胤的两个倒霉儿子,又被扔出去实践学习去了。

赵匡胤的案头如今每天堆着的除了百官奏折,还多了各种报刊。

比如最官方的,现在彻底由大宋官员接手的《大宋日报》《大宋朝报》和《大宋文报》。

《大宋日报》是各地新闻时事,每天都有;《大宋朝报》七日一次,相当于周报,主要发朝廷的新政策;《大宋文报》则是诗词文章戏曲等,后世既然夸过宋词,自然要继续发扬光大。天幕还评价宋词不如唐诗,让许多文人不服气,憋了一肚子攀比心各种疯狂投稿,就连百官也在写工作汇报之余写词。

赵匡胤批阅奏折劳累的间隙,就喜欢看报纸来放松一下心情。

他先打开最常看的《大宋日报》,一下子看到好几个好消息:

《火器研究推进新里程!燕云十六州收回有望!》

《春季仓库频繁猫叫真相,火器将作监抓捕奸细二人!》

除了正事一点的,也有市井一些的新闻。

比如新闻版块:

《著名机关大师张小娘子研制出最新机关绣花鞋!一双绣花鞋可射出三百淬毒绣花针!》

《知名酒娘林娘子宣布攻克西域美酒难关,推出甜酒、不甜等多种葡萄酒类型》

《喜报!大宋第一届厨艺大赛落幕!观娘子获得本届厨艺大师魁首!》

赵匡胤看着最近不断涌现的各种才干的女子,有如发现了一块被人忽视的沃土,现在被他发现后可以归为己用,心情愉悦了许多。

还好,一切都来得及,看,最近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大宋定然不会走上历史的老路。

赵匡胤看完日报,突然想起女儿办的《大宋女报》,特意翻出来,一下子就看到最醒目的标题,嘴角抽了抽。

女报最醒目的第一个大版块,就是女性健康安全教育专栏,连载着各种保护女性的小技巧:

《女子健康指南》、《女性出远门安全注意事项》、《女子反家暴求助法》、《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嫁妆?》……

然后是文学专栏:

《冥婚为王》、《三寸金莲之血海复仇》、《深宅

大院之无人生还》、《呼啸旱魃》……

赵匡胤:“……”

他只看了看连载文的小标题,就知道了最近大宋娘子们流行什么文风……

赵匡胤控制不住地眼角抽搐,总感觉大宋的才女以后会走向奇怪的方向。

可是他又能怎么批评那些无辜女子们?

赵匡胤只简单扫了扫,大部分都是苦命女子复仇,什么被强迫冥婚的、被强迫缠足的、被无能丈夫典妻又杀妻的、还有被打旱魃无辜一尸两命的,哪怕他是男人,看了也觉得惨不忍睹。

再一想到很多也是大宋男人造的孽,赵匡胤又想骂后世子孙了。

心情沉重地翻过文学版块,赵匡胤发现女报还致力于帮助女子自力更生,养活自己。

比如招聘版块就很大,基本都是招聘女工的,也非常详细:

《造纸作坊招聘女工,待遇从优》、《城南刺绣工坊招聘绣娘,包食宿》、《双喜糕饼铺招聘糕点厨娘,包一餐》、《新闻社娱乐八卦分部招聘女记者,不限年龄,擅长处理邻里关系者优先》、《急需大量优秀稿件,欢迎众位才女投稿!有稿费的!》……

还有非常不同寻常的广告版块:

《女子剑法课招生》、《女子防身课培训招生啦!》、《算学基础课程开班》、《妇科医学夜校招生,免费上课!名额有限!》……

赵匡胤看到这里,忍不住幻想自己的女儿们和手下的女子们是如何的到处搜集消息,又是如何的排版印刷刊刻发行这些报纸。

曾经以为柔弱的女儿们,离开了深宫,离开了身为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帝的父亲的保护,不但没有折翼跌落,反而越飞越高。

这让赵匡胤十分欣慰。

他随手又翻看了两本大宋目前流行的民间闲杂报刊,一份《大宋排行榜》,上面有各种武林高手排行榜、机关高手排行榜、杏林圣手排行榜、美食天下排行榜,听说一个月才出一期,但是十分受欢迎,尤其是各大门派和高手争排位争的厉害。

再看另一份《大宋武学周刊》:

除了介绍各种兵器,各种门派与武学,也有门派的招生。

《少林派招武僧,可收俗家弟子,注:习武期间依然需要学佛需要劳作》

《武当派招剑法高手,注:须识字,须勤奋学习,懂医术者优先》

《峨眉派招女性高手,不限年龄,但需面试考验品性》

这一份武学周刊看似是民报,实际上,背后是赵匡胤私人。

“这样鼓励,朕就不信大宋一直文弱下去。”赵匡胤也愁得很,他这样能打,能领兵,怎么后世子孙可以差成那样。

没办法,为了永绝后患,他只能从宋初,就把尚武的风气鼓励起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