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5 章 明末下2(2 / 2)

加入书签

土豆地瓜,这都是啥啊?

听上去像是好东西!

朱元璋搓搓手,就是不知道这个南美在哪儿,要是他能找到就好了。

[要说忠臣良将,那就更多了,除了孙传庭、卢象升,还有诸如孙承宗、曹文诏、曹变蛟等等,就算是著名贰臣洪承畴,如果不是崇祯因为军饷压力一味催促决战导致松锦之战输了被俘虏,也肯定不会投降,毕竟他前期在关内打流民还是很有策略的。]

崇祯脸色大变,他刚任命了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他居然会投靠建奴!

平静了一会儿,崇祯又有些灰败的想,大明眼看要亡了,那些大臣给自己找出路也正常,他家祖宗英宗被俘虏了都不肯死节呢。

唉!

() 崇祯又抬起头(),在心里默记了一下天幕提到的名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打算回头想想怎么启用他们。

[但是崇祯似乎没啥识人的眼光,这些人要么就没被重用,要么死的很惨,唯一一个重用的洪承畴降清了,剩下崇祯重用过的诸如杨嗣昌、周延儒、温体仁,那个顶个的不是东西,还不如不用。]

温体仁“啪”的一声跪倒在地,他真的很慌,怎么好好就说到他身上了呢?

他在崇祯面前装孤臣可是一直装的很好,朝臣越弹劾他,崇祯就越信任他。可现在天幕居然当众骂他不是东西!

这……一向素有机智会做戏的温体仁麻爪了。

他凄惶惶的看着崇祯,想要表一番忠心,结果崇祯专注的看上天上,理都没理,让他瞬间背后就毛了一层冷汗。

[除了政治失衡、没有担当、用人多疑急躁之外,崇祯还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没有战略眼光,时不时的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妇人之仁”,很让人无语。

崇祯七年,李自成、张献忠等流民军被陈奇瑜堵在了一个叫车厢峡的地方。

听名字也知道,车厢峡这地方险要,而且还不好进出,被堵在那里基本就是打出GG了。

陈奇瑜的大军封住了山口,又是漫天射箭又是大炮轰炸,再加上还下了大雨,流民军装备不行,马上就断粮了。只要再大明这边再坚持围堵几天,估计流民军全军覆没,历史就要改写了。

但是,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出了个主意,他以重金贿赂陈奇瑜麾下将领,请求归降朝廷,还说了些似是而非的“鸟尽弓藏”的话。由于崇祯用人实在也没什么信用,所以陈奇瑜大概心里也有了些小九九,就没继续炮轰,而是把请降的事情报给了朝廷。

然后崇祯说:“贼亦我子。”就同意了。

嗯,同意了。

咱也不知道崇祯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他们是活腻歪了才造反的么?不!他们都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的!你招降他们有后续的监控安置措施么?你有诛杀他们的首领打散队伍么?

根本没有,up主我看史料看到这里真的无语。

他们从车厢峡的栈道出来后,到了破风县,马上杀了镇上的乡官一家一百八十口,周围四十个村庄被焚烧殆尽。

此时,距离接受招安不到十天。

造孽啊!]

崇祯觉得自己腿发软,都快站不住了,身边的大珰扶着他的胳膊,生怕他当众撅过去。

这……这都是自己做的事?

他自己听着也觉得愚不可及。

这不他下个罪己诏禅位算了。也不是谦虚,这皇帝他实在当不了。

[还有,崇祯十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并入内阁,他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对策,简单来说就是多路出击,然后把农民军驱赶到一处,进行合围,重演一次车厢峡,然后这次不接受招安直接剿灭。

同时杨嗣昌还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先对清朝议和。

崇祯那死要面子的性格,肯定不可能堂而皇之的同意和建奴议和,让自己身上有污点,所以磨磨唧唧的没答应,只让他去剿匪。

但不和建奴议和,就还是要用大量的辽饷去养着关宁兵,朝廷就没有多余的钱去剿匪了,因此在杨嗣昌的提议下,朝廷又在辽饷之外,开始征收练饷。

百姓已经活的很难了,新税等于是把他们最后一口吃的也抢走,这一下可捅了天下的篓子,还没开始剿灭,百姓就自发的抛荒去投靠流民军了,所以杨嗣昌的策略也必然不可能成功。]

朱元璋已经听麻了,他在心里不停的安慰自己,王朝末期朝廷都是一个狗样,不然怎么可能灭亡……

但这种安慰用处不大,因为他觉得自己崇祯实在太蠢了!

[而且杨嗣昌那边只是稍有进展,还没有完全消灭流民军,崇祯就着急的把洪承畴和孙传庭全都调到东北,发起了松锦之战。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李自成死灰复燃,越做越大,直接称帝打到了北京城下。而松锦之战明廷输的底裤都没了,精锐全部沦丧,洪承畴被俘投降。

从此明朝的灭亡进入倒计时。]

[总得来说,这四大毛病,崇祯要是能少一样,不做这些蠢事,崇祯可能都不止十七年。]!

()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