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73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1 / 2)

加入书签

【这种情况,对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的我兔来说,那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54年的时候,人大就将每个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写入了宪法。】

红色封皮、大部头的,一看就很庄重的宪法出现了。

翻到相关的页面——

第九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①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官方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并且,之后的一切相关措施都是为了让这条法律可以真正的落入实处。】

从初期的夜校,到条件简陋的甚至有一些位于土砖房里面的小学、中学,到后期窗明几净的,有着操场的学校。

在全国的各个地方,各式学校都在动土开工。

而无数的青年人或是响应政策的号召,或是被福利吸引,进入到了师范学校。

从场地到教师,一项一项的困难被逐步的解决。

……

权利,这个词语对于各个朝代的百姓们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

即使是一些读书人,都难免一怔,不是很懂它的意思,更别提那些没有读过书的普通老百姓了。

但他们能够感受得到,仙画在提出这一段时的那种神圣感。

就好像,这是特别崇高的,特别值得一说的事情。

北宋。

范仲淹这样的人物,只需要细细一想,就能够明白“权利”这个词的意思。

他越想越觉得心惊,直接站立了起来

“身为公民,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范仲淹重复了一遍,喃喃自语,“这是何等的……何等宏伟的构想。”

每个人都能够去读书,写入到法律里面。

范仲淹心中澎湃,他出身普通,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当过山长,自然能够明白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说的重要性。

不说考状元去当官,即使多认识些字也往往都能比其他人多一条出路。

有的时候他也会幻想,这世间要是人人都能有书读那就好了。

但酒醒了之后就会失笑摇头,觉得自己未免过于天真。

可此刻,却听闻后世的朝廷可以坦然的将这一条写到律法里,这就是他梦中的理想国啊!

而且,这些还是华夏的后世子孙!

范仲淹心中的激动与满足之情比之前看到自己被仙画提起来还要更加的强烈!

做得好!

他继而又开始琢磨权利这个词语。

每个公民都拥有的受教育权,也就是说,他们还有其他的权利……

秦朝的李斯同样在细想这个词语。

他同样越想越心惊。

秦律非常的完整,也非常的繁复,若是用之前的竹简来写,那可以堆满半个屋子。

但这么多的律法,主要是规范秦人的行为。

或者,直白点说,大部分都是告诉他们什么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

重刑,是它的特色。

只有少部分,才是对秦人说,你们可以做什么。

甚至,对士卿也是如此。

唯一没有限制的,或者是极少限制的,是皇帝。

李斯觉得,“权利”

这个词或许还要高于“可以做什么”

它听上去,就更加的神圣。

而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利,和权力,他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包括改变律法。

君权凌驾于律法之上。

看来在后世,这样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不……李斯心中闪过一个早就已有的猜想……后世还有没有帝王都还两说呢!

这样的猜想一浮上心头,就让他迅速的谨慎的低下了头,生怕自己在表情上和眼神中流露出什么不对。

现在的陛下,可是人精呐!

……

【不过,毕竟这也得有个过程。】

【在前期很穷的时候,义务教育可能还落实得不怎么到位,几百块钱的学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依然是很困难的事情,在偏远地区,尤其是山区,上学还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灯光昏暗的屋内,一对夫妻正在为了第一天孩子的开学而犯愁。

女主人:“明天就开学了,咱们这学费还拿不出来,咋搞?”

男主人吸了两口烟:“还差多少?”

“还差一百多,要不咱先让儿子去上着,拖欠着呗,等下个月有钱了,再给学校送过去。”

男主人沉默了一会儿:“明天我去他姑那儿借一下,要是能不能借到,要是不行的话就只能先欠着了。”

女主人嘟囔叹气:“哎,上学期咱就欠了好几个月才交上,他班主任都催了好几回......”

男的反问她一句:“那你能有什么办法?这学就不上了?”

女人愣了一下,手上干活的动作了慢了下来,半晌忽然下定决心道:“要不,读完今年就算了吧,去外面打工还能早点挣些钱回来用。”

男人也沉默了,最后点了点头,含糊的道:“先看看,到时候再说吧。”

在河北保定市,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同样面临着因为没钱读书而不得不辍学的境遇。

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为自己即将离开学校感到痛苦。

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办法。毕竟,家里刚发生了变故,他知道不是父母不愿意供,是真的没办法了。

最后,这个叫张胜利的男孩子爬起来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了一封信:

“县长伯伯,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第一天,他揣着这封信出了门,跋涉了十几里路之后,将这封信投递给了县政府的门卫室,这封信是他

写给县长的,他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县长的一些经历。

他也不知道写给县长有什么用,或者说,其实也没指望真的会有用,只是想要倾诉一下自己心中的迷茫。

【这封信,后来辗转到了中国青年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手里,引出了他们的一个想法。】

【1989年的时候,在青基会的倡议下,咱们成立了希望工程,旨在建设希望小学,让贫困地区的孩童重返校园。】

【张胜利后来顺利的上了学。】

【而一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火遍了全国。】

【她成为了希望工程最好的代言人。】

路小柒放出了那张著名的照片。

朴实的影像,丝毫不华丽,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她叫苏明娟。

和张胜利一样,不到十岁的她差点就面临着辍学的命运。

苏家。

苏母和苏父正在吵架。

苏母不同意让苏明娟继续去读书:“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反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而且,咱家本来就穷,读书那么费钱,难不成为了让她读书就要掏空家底吗?”

苏父坚持道:“就算是掏空家底,我也要让她去读!”

苏母:“还不如留在家里,我教她做饭,以后也好找个好婆家。”

苏父:“多读书多认识一些字,以后出去了才不会受人欺负!”

吵了很久后,苏母终于同意,让她先去学校上一段时间看,成绩还不错的话就继续读。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摄影师走进教室时,苏明娟正好抬头,被拍下了这么一张照片。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vip

书页/目录